山西十年扶贫开发:贫困村互助社与小额信贷"联姻"

2010年12月20日16:2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扶贫 扶贫开发工作 开发扶贫 扶贫攻坚 扶贫模式 整村推进 贫困村 贫困农民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新机制:贫困村互助社与小额信贷 “联姻”

省扶贫办主任刘昆明说:“要通过市场力量和制度创新,使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更加倾向于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

近年来,我省在扶贫模式上,围绕扶贫资金进村入户,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并开展了多项转变扶贫方式的尝试。2006年,在部分贫困乡村探索建立村级发展互助社,有效缓解了农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并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贫困村的 “致富酵母”。目前,我省共有52个县155个村开展了贫困村互助社项目试点工作,有8779户农户加入了互助社,资金总额为2657.06万元,累计向贫困户发放借款2114.99万元。 “滚动发展、长期受益”的扶贫资金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建立。

“人说 ‘空手套白狼’,我是 ‘空手喂白猪’啊,购置饲料钱、买仔猪全靠互助社来帮助。以前想弄个啥产业,准为钱而犯愁!”方山县农民王海民去年向互助社借了3000元,买了6头仔猪,喂到腊月出售后,赚了2000多元。

村级发展互助社,对于刚要起步的贫困户可谓是 “雪中送炭”,而对于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农户又是 “锦上添花”。

大宁县昕水镇小冯村村民郭还录凭自己多年种菜的丰富经验,2008年向互助社借了5000元,搞了5个大棚,年收入2万多元。如今的老郭,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老郭高兴地说,互助社真是咱农民家门口的 “土银行”。汾西县段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利用互助社资金先后发展双孢菇种植户40家,户均增收1万余元,点燃了当地群众的致富热情。

从过去无法细化到户的财政扶贫资金到贫困农民人人拥有平等权利的资金,互助社试点和小额信贷的有机结合,这一机制的创新有利于从制度上保障贫困农户的主体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与扶贫的市县干部普遍认为,这种扶贫方式和机制消除了多年来扶贫资金无偿使用的观念,不仅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壮大了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现行的试点村种养产业明显优化升级;试点村通过民主管理互助社,逐渐增强了村民民主自治意识和诚信意识,增进了农户之间的沟通,形成了互助合作、协调共进的和谐氛围。

新模式:整合资源和连片开发 “携手”同行

“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的原则是 ‘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统筹各部门的力量,共同推动片区开发,发挥不同渠道资金的集聚效应和财政扶贫资金的黏合剂作用。”省扶贫办主任刘昆明指出。

资金项目管理是扶贫工作的核心内容。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以后,我省将扶贫资金拨付方式进行改革,按照 “资金到县、权力到县、任务到县、责任到县”的原则,实行资金直接拨付到县。

到了县的资金如何发挥最大作用?

穷则思变。2004年,石楼县在以往“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基础上,探索试行 “先定菜谱,按谱成席”的资源整合模式,把试点资金作为 “粘合剂”和“酵母”,使各类涉农资金围绕扶贫开发有序 “集结”,合力攻坚,形成 “扶贫资金搭台,部门资金唱戏”的扶贫资金整合格局。到去年底,该县共整合资金4亿元,有效破解了支农资金短缺、效率不高的难题,成为了全省学习的样板。

行路难、增收难、看病难、上学难,“四难”如同梦魇般地缠着贫困群众。大宁县的片区开发扶贫试点首先从解决 “四难”入手,集中资金投入、整村连片开发,使基础设施和产业相互配套、互相支持,让产出最大化、让农民富起来。小冯村村民许生贵告诉记者,在自己3亩地上建了3个大棚,一个棚约9分地,建设费用为国家投资,自己只出地膜、种子、化肥的钱,每棚收入近8000元。

今年在全省产业布局的框架下,我省以整村推进为基础、产业化扶贫项目为载体、 “两项制度”衔接为契机,按照国务院扶贫办 “县为单位、连片开发、整合资源、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安排资金1.4亿元,在10个贫困县启动实施片区扶贫开发,通过资金整合,形成产业开发的规模效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在实施中,每县每片区安排资金2000万元,通过片区开发,扶持每个贫困县发展1个至3个主导产业,使之形成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服务组织、市场营销的产业发展体系。

与此同时,我省还将改革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方式,进一步完善符合我省特点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以扶贫成效为导向的进退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整体效益。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