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变"造血" 云南贫困人口降至540万

2010年11月08日14:3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造血 输血 贫困人口 扶贫项目 农民增收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10余家央企事业单位昨聚滇研讨扶贫新思路大力发展产业帮扶农民增收脱贫成共识

如何帮扶才能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直接给钱当然来得容易,可“授人以鱼”必定不如“授人以渔”。昨日,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云南产业扶贫工作研讨会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召开,中信集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0多家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会,交流扶贫经验的同时达成发展产业帮扶云南的共识。

27家单位定点扶贫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扶贫办主任王智介绍,通过产业培育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进而稳定脱贫,就是开发式扶贫最直接的体现。

据了解,从1996年以来,27家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对云南省43个县扶贫,派出蹲点扶贫干部317人,直接投入资金18.13亿元,引进扶贫资金8.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446个,资助学生15.23万人,培训农民573万人次。2000年底,云南省有1022.1万贫困人口,到2009年末下降到54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9.63%下降到14.7%;73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00元提高到2569元。

不可忽视的是,云南省贫困发生率仍居全国第二位,还有60多万特困群众基本丧失生存条件,贫困区域发展依然滞后,贫困地区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社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基础产业建设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明显。目前,国家正在研究新的标准,云南省贫困人口数量还会较大增加。加之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存在,传统因素和新增致贫因素交织,增加了扶贫工作的不确定性。

扶贫由“输血”变“造血”

“‘输血’不如‘造血’,在尝试创新扶贫工作新思路、新办法时,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红河州建立石榴基地,保证产销畅通,并给当地农民带来新收益。企业所有盈利都将循环投入到当地扶贫项目中。”研讨会上,中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赵景文表示,几年来,红河州石榴营销业务稳步发展,仅2008年、2009年两年就直接和间接带动8000余户农民增收600多万元,“造血式”扶贫初见成效。

据介绍,截至目前,中信集团在红河州元阳县、屏边苗族自治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已有18年,累计投入近4000万元,实施了300多个扶贫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扶贫、整村推进、惠农强农、科学种养和干部培训等方面。2007年,中信集团投资1亿元,在定点扶贫地区红河州设立了一级子公司——中信红河产业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中信红河公司再投1.8亿元,建设石榴产业化的种植基地、储存物流基地、交易市场和科研基地等。这将带动当地石榴种植业、深加工和科技开发等产业发展,形成以石榴种植为起点的全产业链运营,实现10万以上农户增收。(完)(记者 宋金艳)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