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水利工程不能一劳永逸
一辈子与水利工程打交道的“两院”院士潘家铮告诉本刊记者,建设水利工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兴利,一是除害。不过,目前的现状是旱灾和洪灾并存,前者往往更多见、更严重。因此,“对于水利工程而言,现在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雨洪利用’,将‘洪水资源化’。”
有水利专家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4万公里的堤防,1950年代开始,各地曾大力兴修水利,更多的是从“利”的角度考虑。经过60年的建设,目前我国已有8万多座水库,27万公里的堤防,有98处蓄洪区,蓄洪总量达1000亿立方米,淮河、海河还人工开挖了多处分洪道,恢复洪水的入海(江)能力,水利工程兴利除害等综合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的七大流域及闽江、钱塘江等流域都有能力防御比较大的洪水。但山区、山洪多发区和中小河流包括一些大江大河的支流,其防洪标准不高,防洪能力比较薄弱,但又很难提高。
向立云认为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山区丘陵地区的中小河流保护面积小,洪水涨落幅度大,要达到较高的防洪标准,需要大量的投入,从经济效益上看,可能不合理;其次,即使经济上可行,有些地方河流保护面扩大后,形成“洪水归槽”,将更多的洪水输送到下游,造成下游防洪标准相对降低,防洪压力增大。因此,“山区及中小河流的治理,应放在流域防洪的整体考虑中,权衡利弊,合理安排。但是要想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彻底消除水患是不现实的。”
据向立云介绍,2003年水利部提出了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的治水思路,以投入效益最大化、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原则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洪水。
潘家铮认为,“洪灾是由于非常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的巨大自然灾害。一个流域、一个地区在两三天的时间内把全年的雨量都倾泻下来,必然造成灾害。应该承认,目前人们对重大自然灾害,比如特大地震、极端气候变化等还不能作出正确和长期的预测预报,更不要说进行控制了。”
基于此种原因,他认为,虽然水利工程能对防洪减灾发挥重大作用,通过修建江河大堤、水库和分洪区,科学地泄、拦、分,可以将洪灾损失减到最低程度,但不可能完全消除灾害。如果违反客观规律办事,甚至会加剧灾害。但对水库进行科学、优化的调度,变洪水为资源还是可行的,“当然这有个前提:防洪是第一位的”。
国家开始研究“洪水资源化”
曾担任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技术总负责人的潘家铮以三峡工程为例说,“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175米,而其防洪限制水位则是145米,也就是说,它有221亿立方米的容量是防洪库容。在洪水到来时,水库就会利用这部分库容拦蓄洪水,并尽可能将之留到洪水过后加以利用。”
据长江防总介绍,正是通过三峡工程的调蓄削减,才使长江中下游河段,特别是沙市和武汉河段未超过警戒水位,避免了10万人上堤巡堤查险,仅此一项就能减少上千万元防汛经费的消耗。
“这次千里荆江能安全无恙,确实是因为三峡工程发挥了理想的防洪作用。其实,在汛期,许多水利枢纽既要腾空水库,准备应付可能到来的特大洪水,又想多蓄一点水供枯水期用,由此形成了尖锐矛盾。”潘家铮强调道,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对气象和水情的预测预报精度,延长预报期,进行优化调度,包括水库群的联合调度,使其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枯水期的需水问题,变水害为“水利”。
向立云告诉本刊记者,国家已经开始研究“洪水资源化”问题,国内很多地方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和试点。目前,全国有许多水库正进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利用洪水资源,效果很好。但前提是要做好洪水预报和工程调度,并且在洪水来临时保证工程的安全。像北方地区可以在汛期有意识地利用田间、蓄滞洪区、湿地和河道蓄滞洪水把洪水转化为地下水。但是由于土地承包到个人,蓄滞洪区的土地也分到了每家每户,这种方式有局限性。目前只有湿地、公地可以做。“当然,在蓄滞洪区已经启用的情况下,可以让洪水多蓄一段时间,将更多的洪水渗入地下。这其中涉及到蓄洪区的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