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遭遇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
气象专家详解大范围雪灾(对话)
气温偏低和降水偏大是造成灾害天气的原因
记者: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矫梅燕说,这是我国气象记录上少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属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对。从总体上看,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久、灾害重4个特点。气温偏低和降水偏大是造成本次灾害天气的原因,但在不同地区,两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记者:其他国家也受到像我国这样的影响吗?
李维京:此次恶劣天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影响。今年以来,亚洲、北美等地都受到了寒流和暴风雪的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相继出现暴雪严寒天气。西亚、中亚及南亚国家陆续遭受寒流袭击。伊拉克首都出现了一百年以来所未见的降雪。阿富汗一些地区积雪竟然达到200厘米!与世界范围的寒流和暴风雪灾害相比,我国的寒流和暴风雪还未达到那么严重的程度。
记者:既然这次异常天气现象是全球范围存在的,是不是与全球变暖有关系?
李维京:去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这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密切。理论上说,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暖冬和冷夏。而今年拉尼娜现象比较强,属于中等以上的强度。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反,会导致冷冬和暖夏。我们对这个冬天的预测是“前冬暖,后冬冷”,事实与此是基本相符的。
“一冷一热一潮湿”,三大气流、多种原因直接促成天气异常
记者:雨雪、冰冻如此肆虐的主要原因何在?
董文杰(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这主要与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事件”有关;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强度明显增加。1月以来,北半球欧亚地区高纬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但是较强副热带系统阻挡着南下的冷空气,使得冷暖空气交汇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形成从黄河流域到江南北部区域的雨雪天气。
记者:您认为雨雪天气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正在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有关,但东太平洋与我国距离遥远,拉尼娜如何影响我国?
董文杰: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于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形成“拉尼娜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此次“拉尼娜事件”将至少持续到2008年夏季之前,强度达到中等或者偏强。统计分析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将可能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易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冬、春季阶段性低温可能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造成较大影响。
记者:您认为拉尼娜在这次天气灾害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李维京: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异常天气,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冷一热一湿”。而拉尼娜则是与此相关的深层原因。
拉尼娜有利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减弱,位置较常年偏东,这样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这是其一。其二,一般冬季影响我国的寒潮有东、中、西三条路径。今年1月份的寒潮主要是从西部侵入我国的。今年冬季,在乌拉尔山地区有一个高压脊,脊前有利于一路南下影响我国。这股寒流先入新疆,再沿河西走廊一路往东南方向而来。其三,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槽”比较活跃,有利于从孟加拉湾和印度洋而来的暖湿气流到达我国南方地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
我们知道,降水、降雪都是发生在冷暖气流交汇的地方,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带来的丰富水汽与西北路径侵袭我国的冷空气先后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交汇,产生了严重的强降雪和降雨过程。同时冷空气造成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记者:我们能够准确预测到此类异常天气吗?
李维京:大气环流内部变化莫测,其中的非可控因素是造成天气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也就是说,一个参数的改变,将导致结果的巨大变化,产生“蝴蝶效应”。影响中国冬季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拉尼娜现象仅仅是影响因子之一。
应对异常天气要加强部门联动,地区协调,促进气象信息传好“最后一棒”
记者:应对异常天气,部门之间如何有效联动值得关注。
李维京:针对这次灾害性低温强降雪灾害天气,中国气象局加强部门联动。1月25日上午8时38分和27日上午8时35分,中国气象局分别发布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三级和二级应急响应命令。同时注意加强与公安、交通、民政、供电、通信、民航、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联系,主动提供预报预警信息。我们还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络和协调。各地气象部门上下联动,及时相互通报最新监测和预报预警信息。按应急预案规定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工作,加大了预报服务材料的报送频次。
对这次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和省(区、市)气象局都做到提前预报预警和及时服务,为政府指导防灾救灾和群众出行、生活提供气象服务信息。
记者:准确预报是一方面,天气信息能否传好“最后一棒”,顺利到达公众手中,也非常重要。
李维京: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在灾害性天气发生之前及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气象台站通过和短信、12121电话、网站、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和防灾减灾责任人发布预报预警和实况监测信息。
手机短信在这次灾情预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初步统计,安徽省气象部门在1月11—21日发布各类预警信号547次,手机短信1800多万人次;湖南在14—23日发布预警信息281次,手机短信2502万人次;河南手机短信免费发送达到了3393万人次。
本报记者 刘毅 尹世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