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张立昌:社会救助体系要覆盖城乡困难群众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2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天津市坚持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想周到、办实在,建立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兜底”救助 坚持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在天津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强调,要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扩大覆盖面,努力提高保障水平。按照天津市委一贯要求,天津市坚持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想周到、办实在,建立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各级民政部门将加快建设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列为重点工作,经过边探索边实践,初步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供暖、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慈善事业、经常性社会捐赠、社会互助为辅助,政府主导、管理规范、社会参与、运转协调、资金落实、网络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所有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科学、规范、有效的基本生活保障,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的发展。

在救助方式上,2007年天津市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注重由温饱型救助向小康型救助转变,由被动救助型向自主扶持型转变,由单项救助型向综合救助型转变,切实构建一张对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起“兜底”作用的社会安全网,让所有救助对象及时得到有效救助。在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制度建设方面,天津市5年内3次调整城市低保标准,积极推行“低保”与“再就业”联动机制,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目前,天津市享受城市低保待遇6.69万户、14.5万人。2007年天津市要继续加大对低保边缘群体的救助力度,适当提高特困救助标准,巩固和完善教育、住房、供暖、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多方面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新的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市、区县两级财政加大资金支付,基本保障了农村“低保”和“五保”人员的生活。在救灾工作方面,加强了应急救助机制建设,对遭遇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的群众保证了及时救助,5年内共救助灾民50余万人次。建设了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站,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救灾物资的储备、调运任务,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使、代表团来此参观。经常性捐助、社会互助成效显著。市、区、街的经常性捐助站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心救助超市的普及进一步完善了经常性社会捐助网络。对城市流乞人员的救助制度,实现了由强制收容遣送向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重大转变,几年来,共救助3万余人次,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实现群众根本利益(刘平)

来源: 天津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