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广东省贫困山区的河源市,4年前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广东省均为倒数第一,是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2003年以来,河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呈现出后发争先的良好发展态势。从"后无追兵"到增速的"排头兵",河源初步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一
2002年,河源市GDP只占广东省GDP总量的1%,人均GDP为3542元,仅是广东全省平均水平的22.7%,也不到全国人均GDP的一半。在广东的21个地级以上市,河源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是倒数第一。而且该市辖5个县全部是广东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占全省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近三分之一。
2003年,河源市党政领导班子明确提出,"别人走一步,河源走三步",以工业化为主战场,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动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全力打造"后发河源"。
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是河源面临的最突出、最集中的矛盾。河源市处于东江中上游地区,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坐落着华南地区最大的两座水库----新丰江水库(又名万绿湖)和枫树坝水库,这两"盆"水以及东江,是下游惠州、深圳、东莞、香港等地400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主要水源,环境保护任务十分繁重。
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河源要发展,比全省其他地区多一个'紧箍咒',那就是一定要保护好这两'盆'水及东江不受污染。"
怎样才能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加快经济发展?河源人在总结发达地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发展理念,并从河源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园区式、低污染、好效益、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较高和投入产出规模较大"富有河源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旅游特色化,推动经济加快发展。2003年以来,河源人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新办工业项目全部集中进园,走统一管理、集中治污、降低成本的集约发展与循环发展之路。同时,在工业园区建设中把好入门关、日常监督关与出口关,对新上项目入园,坚持环保前置审批,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就在一个多月前,有一家外资企业计划投资3.5亿美元在河源建线路板厂,如这家企业建成投产,可对当地贡献利税1亿元以上。然而,当市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环评,推算这个企业每天的废水排放量在3000立方米至4000立方米,河源果断地将其"拒之门外"。
河源在招商引资中不是"饥不择食"地接受"珠三角"等地的产业转移,而是把着力点放在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的项目上,坚持"招商选资",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入园。据不完全统计,3年多来,被河源的环境高门槛儿"挡在门外"的项目有20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按投入产出1:3折算,河源4年来牺牲了近千亿元的工业产值。这对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又渴望快速发展的地区来说,是何等的诱惑,但河源人经受住了考验。
挡住了诱惑,却让开了通路。一大批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企业纷纷"抢滩"河源。2006年12月18日,在河源市举办的2006"后发河源"经贸系列活动上,来自"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的13家手机生产企业同时签约落户河源,加上此前已在这里投资生产的西可、中宝等11家手机及零配件生产企业,河源已形成了手机产业集群。2006年,河源的手机产量达400多万部、产值达45亿元以上。不久前,"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和"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双双落户河源。
正是由于河源的高起点,使河源的增长方式一开始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河源万元GDP煤耗仅为0.94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1.22吨标准煤/万元)低23%;万元GDP耗电1166.4千瓦时,比全国平均水平(1358.5千瓦时/万元)低14.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98吨标准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59吨标准煤/万元)的37.8%。
二
与过去视环保为河源最大"包袱"
形成的一个鲜明对比是,今天的河源人有了新的认识,"环保包袱"已演变成为今天河源的"环境优势"。
2006年12月16日,记者来到碧波荡漾的万绿湖,船行在378平方公里的湖面上,冬日阳光照耀下的万绿湖宛如一块流动的翡翠,澄澈剔透。随行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建中介绍,"环保要求高,使河源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这也正是今天河源的优势所在。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加快河源发展的一个最有利条件。"
换个角度思考,河源人一下子打开了思路,他们提出以生态资源优势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库容139亿立方米的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地表水一类标准,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惟一授予的"中国优质饮用水生产基地"。近年来,河源人"以水为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目的地吸引了一大批食品饮料企业聚集。
2004年,农夫山泉的管理层考察河源万绿湖后决定投资10亿元,在河源打造辐射华南及东南亚市场的饮用水生产基地。
同时,河源围绕"绿色河源、文化河源"的主题,大力发展河源特色旅游,实施旅游旺市战略,以旅游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2006年1至10月,全市共接待游客4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52亿元。
"地利不足人和补,硬件不足软件补,规模不足速度补。"河源的决策者非常清楚,软环境是招商引资中最具竞争力的因素。河源要后发,必须下功夫改善投资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一流的服务软环境。从帮助企业招工,到实行外商绿卡制度,再到市领导挂钩联系项目,政府部门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全程服务。
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说,"河源这几年的工作最突出的就是一个'实'字,干部抓落实的水平有多高,发展速度就有多快。"
为了解决加速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匮乏问题,河源市把东江河畔最好的一块土地留给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河源技工学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基地,并且鼓励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做好人才储备,为落户河源的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
三
在河源采访,令记者感触最深的是广大干部群众津津乐道的一个个"变化"---
4年前,那一串数字已被改写:2006年与2002年相比,全市GDP增加1.5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倍,地税收入增加3.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4.5倍。2003年,河源终于改变了在广东省经济总量连续15年排末位的状况。2005年,更是一举超过了3个地市,2006年再超一个地市,4年间河源有了长足的发展。
4年前,河源的工业企业为数不多。
今天,以河源市高新区为龙头的"一区六园",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以及20多家上市公司在内的530多个企业落户,投资总额达31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手机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龙记集团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农夫山泉为龙头的食品饮料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到2006年年底,河源的三大产业结构从2002年的33.2:29.8:37.0优化为21.5:38.9:39.6。
更可喜的是,4年前的5个贫困县全部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河源各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发展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我们已带动直接挂钩的820个农户走上致富路,每户年均纯收入增加1000多元,收入最高的农户达到了10万元。"2006年12月16日,记者在该市东源县望郎回板栗加工厂采访时,这家农业龙头的责任人告诉记者。像望郎回板栗加工厂这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源市已发展到100多家,带动12.62万农户,年户均增收近2000元。
难能可贵的是,河源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观念也一天天在变。2003年以来,河源先后出台了30多个量化考核办法,充分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家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与过去的"等、靠、要",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
有人问,"河源的一切都在变,河源的生态环境怎样了?"
广东省环保部门对河源市2002年至2006年主要环境保护指标的监测给出了答案:河源市空气环境质量仍然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新丰江、枫树坝水库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2005年,全市废水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的排放量比2002年分别减少4.5%、20.3%、1%和66.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交接水域水质达标率连续5年为100%。在广东省环境质量考核和珠江综合整治考核中,2003年到2005年,河源连续3年获得了双"优秀"。
增速提高,数字变大,企业增多,农民致富,观念更新……河源的一切似乎都在变,但依然没变的是河源的绿水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