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10月13日电 题:人多、钱紧、资源少:“中国式养老”多重困局待解
作者:李金磊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中国首个法定意义上的老人节,有关养老的话题备受关注。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境下,“中国式养老”面临诸多困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紧张,养老金面临缺口及保值升值难题……如何破解种种困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老龄化程度正日益加深,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迎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可谓形势逼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对中新网记者说,计划生育政策加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中国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大大增加。根据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中国的空巢老年人口数量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
唐钧指出,中国正遭遇“4—2—1”的家庭赡养困局。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时,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是“难以承受之重”。在房价、儿女抚养费用不断上涨以及就业竞争等社会经济压力下,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弱化,“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正受到冲击。
李迎生告诉记者,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主要表现在家庭照料上,受时间、精力、金钱所限,照顾父母令相当一部分人群有心无力。现在很多“独一代”不仅无法“养老”,甚至要“啃老”,有些老人甚至无奈地调侃:“养儿防老”现在成了“养老防儿”了。
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紧张 面临“十年等一床”窘境
多位专家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在家庭养老功能面临弱化的同时,机构养老服务也面临着供需矛盾紧张,养老机构数量不足,设备缺乏,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唐钧指出,目前中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养老服务体系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这正是所谓的“未备先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也告诉中新网记者,目前养老服务资源并不充足,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远远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中国近2亿老年人口相比,截至2012年底,中国4.4万个各类老年服务机构所拥有的床位仅为416.5万张,供需矛盾可见一斑。
李迎生指出,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公办养老院由于有国家补贴,设施条件好,费用低,大家都想去,但是很难进,甚至出现了“十年等一床”的情况,而私立养老院条件比较好,但价钱太高,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承担得起。
唐钧表示,现实情况是,公办养老院住得满,而民办养老院空床率比较高。对民办养老院,目前政府虽然也会给一点补贴,但数额很有限。所以,民办养老院只能走市场的路子,成本比较高,收费也比较高,所以就住不满,空床率比较高。
养老金制度碎片化 面临缺口和保值升值难题
除了老年人口多、养老资源少,“钱紧”也是中国应对老龄化的瓶颈之一。李迎生表示,当前中国面临着“未富先老”的挑战,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未来养老金出现缺口的可能性比较大。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养老金缺口、空帐等问题频繁引发各界担忧。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3941亿元,但舆论仍普遍担心,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未来养老金会出现缺口。
中国社科院2012年底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中国有14个省(直辖市)养老基金收不抵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今年6月24日在一次研讨会上曾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未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面临巨大压力。
除了可能出现的缺口问题,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也值得忧虑。陈良指出,偏窄投资渠道让现有的养老金面临贬值风险。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由于投资渠道偏窄,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形下,基金实际上处于贬值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养老金问题,长期存在的养老金双轨制一直饱受诟病。李迎生指出,养老金双轨制下不同人群养老金待遇差别悬殊,由此导致的不公平问题日益引起民众不满,养老金并轨势在必行。但钟君对记者表示,短期内仍看不到养老金并轨政策出台的可能性。
完善养老顶层设计 实现“老有所养”亟待破题
面对“人多、钱紧、资源少”的困境,“中国式养老”该何去何从?今年8月16日,国务院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9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还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也就是近期引起热议的“以房养老”试点。
唐钧认为,从整体来讲,养老问题需要一个合理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以房养老”是一种解决养老问题的有益探索,但这是一个小众的政策,考虑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国情,这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未来在养老社会服务方面,政府要更多的收入,让老人的需求变成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钟君则表示,养老制度顶层设计要能够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当政府提供不了足够的资源时就要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公共服务来解决问题。同时要放开对社会性养老机构的管制,对于社会性养老机构的建立给予更多鼓励和政策优惠。
钟君建议,要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打开一个通道,可以考虑大力发展非盈利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例如可以在社区设立日间照料所,通过老人自己出点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的方式维持机构基本运营,为老人提供吃饭、医疗等基本生活照料。这样既能减少机构养老的压力,又能排解老人情感缺失的寂寞。此外,钟君指出,还要加强对养老金的监管,拓宽基金投资渠道,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