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陪你看夕阳——求解中国式养老

2012年04月08日17:3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专业养老 养老服务机构 夕阳 养老问题 养老机构 床位使用率 以房养老 四菜一汤 求解 社区养老

电影《桃姐》讲述了香港地区的养老现状,老人们居住在养老院里,渴望亲人的关怀。

“都住满了,只有走一个才能进来一个。”北京市月坛街道老龄协会秘书长刘莉向记者介绍北京市月坛街道敬老院现状,“一个社区敬老院不到50张床位,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养老的需求。”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绝对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跑步进入老龄化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我国统计局的调查资料,2011年末全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3.7%;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9.1%,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用好或坏来定义。”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平说,客观上,人口老龄化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在速度、规模、结构上要比发达国家更快,可以说是跑步进入老龄化。”郭平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呈现出另一个明显特征是未富先老。

“未富先老的后果是:政府财政对老年事业支持不足,养老机构的发展缓慢,服务水平与养老需求差距较大。”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建主委钱学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民政部统计全国范围内包括民办养老机构在内的收养型养老床位达340万张,床位使用率为70%。一面是百分之三十的空床率,一面是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这种穷人进不来富人不愿进的尴尬局面暴露出我国养老服务业现状,缺少高质量的服务。”郭平说。

传统养老遭遇挑战

“去年北京郊区新开了一家养老院,请社区里的老人体验入住。”刘莉说,有老人去住了两周后就回来了,“说条件都好,就是不习惯。”

“我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赡养父母,晚辈侍奉长辈。”郭平说,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核心化、小规模化趋势。二元结构下的城市与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的传统是养儿防老、家庭养老。这个传统是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对熟悉环境的眷恋,更是我国孝道文化的必然要求。老年人住在远离家庭的养老院,缺少来自亲人、朋友的精神慰藉,极易引起孤独感及冷漠感,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与身心健康。”钱学明认为仅仅发展养老机构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

近年来,“合居养老”、“旅游养老”、“消费养老”、“以房养老”等诸多养老新概念逐渐出现,成为解决当前养老困境的积极探索。但郭平认为,这些养老模式难以得到广泛推广,以“以房养老”为例,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中国人的观念是这些都要留给儿女,别说老人不一定愿意,也有可能子女会因此和父母有隔阂。”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