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贵阳:王琴、王光妹、王光艳留守三姐妹的苦涩童年 吴东俊摄
湖北建始“心一家留守儿童服务站”,图为留守儿童吃午餐。6年来,“心一家”先后收留、代管了100名多留守儿童 杨顺丕 摄
5800万留守的孩子被动地成为空巢乡村的守望者,他们在环境迷茫与自我希望中徘徊。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媒体和社会舆论过分夸大留守儿童的一些负面特征,导致这一群体在一定程度和范围面临“污名化”倾向——
不要把“污水”泼向留守儿童
“我们班成绩差的都是父母出去打工的,即使成绩不差的,也乱花钱,穿着不三不四,戴耳环。”一位初一学生说。
“我这个班主任不好当啊,留守儿童超了七成,读初二了,拼音还不认,自由散漫。”一位初二班主任讲。
“留守儿童难教,多数留守儿童成绩差,而且有心理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留守儿童占70%。”某县教育局副局长认为。
这是重庆教育学院任运昌教授在历时4年,深入西部10省的500余次调研中听到的一些片段。开始他没有觉得什么,可听得太多了,这些话语就让他感到很难受,尤其在他见过那些留守儿童时,再听这些话就越听越难受。
“留守儿童综合素质确实有偏差趋势,但我从实地访谈中发现,很多人把留守儿童当问题儿童看,人为扩大了留守儿童及其教育的各种负面特征,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面临了‘污名化’的危险。”任运昌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迷茫与希望之间
任运昌为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这个课题走了西部的很多乡村,获得了很多第一手的材料。其中很多故事确实触目惊心,发人深思。
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现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我国中西部出现了成片的空巢村,很多孩子与打工的父母分离,留守在家。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5800万留守儿童。
重庆南川区,农村人口54万人,长年外出就业者达15万人。在这里任运昌遇到了白彩霞和黄云晓两个比较典型的留守儿童案例。
白彩霞是自己所在村子第一位女高中生,由于父母双双在外打工,她一直寄宿在舅舅家,有了心事没有人诉说,母亲为了省电话费,往往很久才和她通一次电话,每次也是寥寥数语。
一次无意中,她在乘凉时听到她舅妈和邻居聊天将她比成一只到处吃饭的狗,“你看我家外甥女,东一家西一家,吃得倒不少,喂猪还能多两斤肉……”这句话击溃了她尚脆弱的心灵,“我想爸爸妈妈,离开他们等于慢性自杀。”
于是,心灵孤寂的她沉迷网络,并在上面寻求慰籍,成绩急剧下滑,终日郁郁寡欢,还陷入畸恋不能自拔。
而黄云晓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由于缺乏关心,被一些坏学生带坏,从一个好孩子变成了“混世魔王”,成天在外面玩,喝酒、打架。因打架与抢劫前后两次进了看守所,父亲为此愁白了头发。
留守儿童存在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恶劣、农村基层教育薄弱、中小学师资建设亟待加强、家庭教育缺乏等问题让留守儿童存在种种困难的发展环境。据调查,留守儿童成绩总体差,非留守儿童转为留守儿童成绩下滑非常厉害,而且存在着上学困难,上学迟到,家庭学习时间不足,学习兴趣欠佳以及家庭辅导不力等多种情况。
但令人振奋的是,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有明确而美好的职业理想。白彩霞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军官。黄云晓在父亲以及学校的帮助下成绩不断飙升,已经跃居全校前20名,他最大的梦想是做一名工程师。在任运昌调研的留守儿童里,没有人愿意从事父母从事的职业,都愿意从事航天员、教师、医生、军人以及商业管理人员。“应该说都是对自己的发展有着很好自我期待。”任运昌认为,“多数留守儿童设计职业理想都满怀着对父母亲人的感恩和家庭的责任感。”
“我在镇中学教过书,当过团委书记和德育主任,学校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并不像某些人的想象那么差劲。相信他们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好。”一位镇团委书记讲。
“这些留守的孩子被动地成为空巢乡村的守望者,他们在环境迷茫与自我希望中徘徊着。”任运昌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