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城市化”现状,户籍制度难逃其责

2010年10月05日10:2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城镇人口 农村 户籍制度 户籍 制度 2010/2011中国城市状况报告 城市状况报告 城市状况 报告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中国三家机构报告建议改革现行户籍制度

世行预测2020年中国百万人口城市将突破80个

报告称现行户籍制度造成中国“伪城镇化”

到2008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45.6%,中国的城市人口已达到6.07亿人。如果按照1%的增长率,到“十二五”期末,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50%,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然而受到中国的城乡分割和户籍制度的制约,这样的城市化尚是一种“伪城市化”。(10月3日 中国新闻网)

城市化,不仅仅包含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完成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并不是仅仅地理位置上的变迁就能够改变的。因为生活模式的改变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采用一种行政上的强制措施就能改变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制度上的变迁,需要时间更需要过渡。

在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不能避免的就是户籍制度的制约。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制度的分割,从最初的“农村支援城市建设”到“农业税”的缴纳,一直到到今天对于农村在各种资源上的“榨取”,农村已经陷入“凋敝”,否则,“新农村建设”便不会风风火火建设起来,农村的“元气”已经被吸取殆尽。而这个时候,户籍制度又将农民贴上一种天然的“身份”标签,很难融入到“市民”的行列中去。

在重庆市和山东诸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中都已经在慢慢尝试一种户籍制度的改革,可以说,这已经认识到了户籍制度的弊端。可以说,假如不能将这样的贴上“身份”标签的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城市化便会一直处于“伪城市化”的道路上踟蹰不前。现象的户籍制度早已经过时,尤其是如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对于人口本身的吸引就已经说明,可以说,这样的特大城市早就已经饱和,但对于农民的吸引力还是可望而不可及。

城镇化有着自身的优势,不仅能够通过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增加投资需求,这样也是一种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城镇化能够吸收更多的人成为市民,这些市民通过自身在城市的努力能够享受到跟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而这些资源的享受跟身份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那就是原本就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有的农民工在城市中已经生活很多年,但还是“农民”,就因为户籍制度是这样要求的。

所以,尽管城市化在人口总数上是能够超越农村人口,但这些“城市”人口是不是真的城市居民是存疑的。因为真正的城市化不仅仅是一种人口总数上的城市化,它需要跟城市化随之跟进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医疗、教育资源的提升。而这需要的也是一种渐进的手段,预防在这个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拉美陷阱”的泥潭,也要防止出现这种“伪城市化”的现状。作者:王传言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