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长的调查艰难的搜索
MH370失联的115天里,以中马澳为主导的搜索队伍没有一刻停歇,为尽快找到飞机,几乎“不计代价”。从泰国湾到马六甲海峡,从安达曼海到南印度洋,多国卫星变轨找寻,空中海下无所不搜,却一直未能窥见客机的“一鳞半爪”。随着一条条线索被发现,又被否认,人们的心也一次次被揪起,又跌落。
期间,搜寻人员在南印度洋探测到疑似MH370黑匣子发出的水下脉冲信号,但经连月排查,澳方宣布排除这一线索。法新社指出,由此,搜索出现“倒退”,不得不迈向艰苦的海底搜寻。
那么,有关方一直依靠飞机与卫星6次“握手”信息而划定 “南北走廊”搜索区,并通过飞行模拟系统不断研究MH370的状态,这些办法是否可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的结论经过了严格论证,之所以还没找到飞机,是缘于“海洋太大、海水太深、海底复杂”。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也称,其早就分析出,MH370的最后地点可能比疑似黑匣子信号的地方更靠南,暗示澳方对疑似黑匣子信号过多关注,忽视了相关报告。该组织同时称,由于缺乏追踪数据,分析仍有许多不确定处,无法精准定位飞机最后地点,只能由调查人员艰苦地排查。
6月26日,澳方在重新分析“握手”信息后,终于划出一块6万平方公里的新搜寻区域,与原本相比更偏向西南。澳方已委托私人公司进行海底测绘,中方“竺可桢”号测量船也协助工作,新一轮搜寻大幕拉开。澳方强调,海底地形复杂,要排查新区域,至少需1年时间。
艰难而又未知的搜寻行动考验人们的耐心。曾参与搜寻法航447的美国华裔专家陈长胜表示,海中寻找失事飞机,关键是科学地确定寻找“范围”。即使运气够好能成功定位飞机经纬度,要克服让人畏惧的海洋深度,也非易事。CNN曾给出一个比喻:想象自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中,站在高山上,想看到山下的一个手提箱。
悲痛未息前路艰难
摆在搜寻人员面前的困难还不止此。MH370已成为人类航空史上最昂贵的搜救行动,各国对于费用分担问题还未达一致,随着搜寻常态化,海底测绘与侦测将需要更多花费。有报道称,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或也将分担部分费用,以查明事故原因。由于事件复杂性,费用问题牵扯各方利益,还需协调解决。
悲痛、期待、惶恐、失望、重燃希望……115天的等待,239名机上人员的家属心情无数次大起大落。目前,有关赔偿已经启动,马航承诺为家属提供一切帮助,并尽力满足要求。
确认客机失事原因和责任主体,是家属索赔的根本。MH370到底是因为自然灾害、机械故障还是人为故意导致失事,将使最后的赔偿主体和数额不尽相同。理想状态下,选择便利的起诉地和适用赔偿标准高的法律,无疑能让家属获得最大的利益保护。但是,跨国诉讼的地域障碍、语言障碍,高昂的诉讼成本,也不能不考虑。
而马航自身糟糕的财务状况,也为巨额赔偿蒙上阴影。出事前,马航就经营不善,亏损巨大,如果其真的破产,那么“烂摊子”恐怕需要马国政府分担。不过CNN指出,即使马航破产,家属仍可通过保单获赔。
马国总理纳吉布已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撰文反思称,此次事件中,马航与马国政府存在应对不足、安全缺失,但全球航空业都应吸取教训,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国际民航组织也在MH370失联后着手制定新标准,讨论安装实时追踪系统,以更好地监控长途航线飞机。也有人提出改良通讯系统、增强黑匣子电量和录音时间等,为出行安全增加保障。MH370事件暴露的诸多问题,引发航空业重新洗牌。总之,这起事件已永久地改变了这个世界,希望谜团可以尽快揭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