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雾霾致老外逃离 外籍雇员获15万危险津贴

2013年05月03日16:5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雾霾 ANTAL 坂出 环球时报 英语口语教学 北京东 外籍雇员 空气污染 HLP 金融时报

“没听说有日本外交官因雾霾原因离开中国”   

俄罗斯商人麦凯威表示,除空气污染,北京的水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也是让他们夫妇选择离开的部分原因。北京的物价、房租上涨,交通拥堵,还有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差异,都让他们感到不适。

有想走的外国人,也有不轻言离开中国甚至还想来的。芝加哥是美国的传统工业中心,因此和美国其他地区相比,空气质量并不是最好。《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到的一些在华的芝加哥人,谈到北京的雾霾问题,他们对小孩的健康都比较担心,但没有马上撤离中国的打算。白人老太太戴安娜是位虔诚的美国基督徒,她退休后到中国一家大学从事英语口语教学,一晃已有五六年。最近她回到美国。当记者问戴安娜是不是因雾霾问题回国时,她说:“不是的,我很喜欢中国,我今年夏天还会回去。”从事医疗信息行业的美国人史密斯在中国经营8年多,他告诉记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也许在北京是空气问题,在美国是别的问题。”史密斯认为,中国市场机遇如此之大,雾霾问题根本不足以让他撤离中国。他的公司目前正在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招聘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希望他们能到他在北京和上海的分公司工作。

与中国企业有机械代理生意的新西兰HLP公司采购经理托米春节前曾到北京出差,他夫人在新西兰看到中国雾霾污染严重的报道后打电话询问情况,托米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但是你这辈子肯定没呼吸过这么糟糕的空气。”许多和中国有商业往来的新西兰人越来越关注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尽管如此,多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调查的新西兰人还是表示,如果因工作需要必须到中国出差,他们还是会去,但如果有雾霾污染的预警,将考虑缩短行程或避免到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伦敦的托马斯去年申请到一家美国通信公司在北京分公司市场部经理职位,但因为孩子不适应北京的空气,经常生病,他今年初回到伦敦。现在,每当伦敦早高峰时段闻到呛鼻的汽车尾气,他偶尔会为选择离开北京而遗憾。

最近几年,很多在美的华人华侨选择回国发展。美籍华人闫波两年前受聘于一家制药公司到中国领导一个大部门的业务。当被问到公司会不会因为雾霾问题撤离中国时,闫波说:“这怎么可能呢?美国制药行业因成本上升和政府管制增多,目前正把很多临床测试、基本原料药配料、生物统计等业务转移到中国。”他表示,空气污染对有小孩子的在华外国人家庭会是一个很大问题,他部门里几名日本员工因此把家人送回日本。  尽管受雾霾天气影响,引发在华日本人的忧虑,但《环球时报》驻日记者采访日本外务省有关人士后得知,日本驻外外交官无特殊情况,自己不能提出要求撤离,“因此没听说有人因担心雾霾离开中国的”。但外务省从日本运口罩到中国,并提醒在华外交人员平时注意关窗、减少不必要外出。日本驻华使馆还聘请专家为居住在中国各地的日本人讲解PM2.5的危害和防范知识。

雾霾对中国城市国际形象打击更大

尽管中国的巨大商机甚至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仍会吸引大量的外国人来华,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合伙人、在华居住已十年的新西兰人郝莱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还是有很多外国人愿意到中国来工作,但空气污染已经让很多国际公司很难再把北京作为一个招聘的卖点了。”

英国驻华使馆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有37万英国公民赴中国旅游,有1.7万英国公民在中国合法生活和工作。不过,虽然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英国媒体称,愈来愈多的外国人正在逃离中国,但谁也拿不出一个统计数字。尽管没有官方数据显示空气污染导致多少外国人离京,或使北京损失多少外国游客,但据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统计,今年2月北京接待入境过夜外国游客16.5万人次,同比减少37%。

汤普森在英国一家公关公司任职,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雾霾污染对北京国际大都市形象的打击更大,超过经济利益的损失。”他认为,中国过去缺乏根治空气污染问题的勇气,人们曾抱着“熬一熬就过去了”的态度。汤普森说,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绿色出行、买小排量车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项目研究助理马祖立(Jack Marzulli)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自己的项目一年后结束,他会回美国,空气污染是他不会考虑长期待在北京的原因之一。马祖立认为,虽然治理好北京空气污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些环保组织的努力已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公众对空气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日本驻华使馆环境专员冈崎从事推进日中两国环境合作的工作,他表示,希望日本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教训、政策、技术以及经验能有助于中国解决问题,自己也有意愿继续在北京工作。冈崎说:“日本也曾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我本人也曾作为空气污染诉讼中的被告,参与过艰巨的工作。无论世界哪个角落,我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危害再次出现。”(环球时报驻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特约记者张川纪双城 王淼 孙秀萍 记者 闫爽)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