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域昨再现江豚不明惨死 水质污染疑为主凶

2012年05月22日14:0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江豚 水质污染 江滩湿地 野生蔬菜 死亡原因 渔政 水位

死亡原因仍是个“迷”

在下关渔政码头,江南时报记者见到了这头死亡的江豚。尽管江豚尸体已经膨胀,头部已开始腐烂,并发出阵阵恶臭,但是江豚那种特有的微笑脸庞,让人觉得即可爱又可怜。

据南京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汤哲斌副处长介绍,他们得知情况后,立即赶至下关渔政码头。根据死亡江豚的外部特征和情况判断,这是一只出生大约在一个月左右的幼年江豚。“你们看,它嘴里长的还是乳牙呢!”

汤哲斌告诉记者,从江豚的外表来看,身体和皮肤都完好无损,由此判断,其并非死于外伤。至于死因,目前还没有正确答案。根据眼前的情况分析,该江豚死亡原因估计有两种,一种死因是水质问题,另一种死亡原因可能是受到电击让其瞬间昏迷,导致它不能浮出水面呼吸而窒息身亡。

“这已经是今年发现的第二头死亡江豚,今年元月份,在长江南京段水域,也发现了一头一米多长的成年江豚,同样死因不明。”汤哲斌说。

昨天下午3点多钟,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有关工作人员赶到码头,将死亡的江豚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死亡原因截至本报发稿时仍在分析之中。

不久的将来

江豚将会消失?

水质污染和电子捕鱼是江豚杀手

近年来,长江流域频繁出现江豚死亡情况,南京水域也发生过多起。造成江豚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据南京市渔政处汤哲斌介绍,几年前南京长江水域还能经常看到十几头成群的江豚在江面嬉戏,现在这种温馨壮观的场面很难再见到,有的时候只能偶尔看到四五头甚至落单的江豚,这种情况不是好事。江豚在长江来回生活,如果哪一段人为干扰少、环境好,它就可以在这里多逗留一段时间。

“江豚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水质污染。”一直在长江上捕鱼的张师傅说,他是在江上长大的,对长江的水质变化深有体会。原来的江水捧起来就能喝,现在的江水浇菜菜都不长,这样的水质对于娇贵的江豚来说,是一种灾难。

张师傅告诉记者,下关码头对面的滩涂有很多野生蔬菜,他已经两年多没上去摘菜吃了,今年特意去摘了一些野芹菜回来,但是炒完后吃进嘴里却有一股柴油味,原因是那些渔船直接把柴油倒进江水里,江水已经非常脏了。

“除掉沿江的化工污染,城市对粪便的综合利用非常不够,这也造成长江水质恶劣的主要因素,两种情况污染的水质,可能会让江豚失去美好家园,频繁死亡也不足为奇了。”汤哲斌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子捕鱼器对江豚的伤害。

饵料缺乏让江豚面临食物断链

“除了水质污染和电子捕鱼对江豚的伤害之外,江豚目前还面临饵料缺乏的威胁!”汤哲斌感慨道。

据他介绍,原来在长江上捕鱼,都是采用撒网捕鱼的传统方式,因为水质没有污染,那时候捕到的鱼可以说是现在的10倍。现在捕鱼的船只吨位一般是15吨,马力是60匹,比原来要大了很多倍,捕鱼的技术也大大提高,再加上水质问题,鱼虾数量减少,这对江豚的饵料构成威胁。

汤哲斌说,水质变化大之外,现在江水落差每年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比如,一下暴雨,水位一下就增长1米,如果上游不来水了,水位又下降1米。这种落差,直接导致鱼虾的产卵没办法进行。

更严重的问题是,人为改造自然又使环境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比如南京地区许多江滩湿地都开发了。上世纪50年代,全国直通长江的湖泊有600多个,现在只剩下5个,其他被围垦或者改成大坝。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王教授说,大力治理长江水质污染,有效控制捕捞,严厉打击可控制电子捕鱼器的使用,将是保护江豚的最好途径。但如果食物链出现问题,又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补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江豚将从此消失。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