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清华将军谢希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胡雪琴|南京报道
“4月24日,我将到北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庆典。清华校友中的院士和将军都将被邀请参加。我属于将军之列。”
4月7日,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已经迈过八十门槛的谢希仁教授,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他是一位文职将军。
母校清华百年华诞在即,两鬓飞雪的他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仿佛回到那青春年少的时光。
难忘的“大师云集”胜景
清华园让谢希仁最难忘的是恩师们。“有许多老师都是大师级的,其中多人后来都成为了院士(或学部委员)。”
“一年级我选了孟昭英(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无线电电子学事业奠基人之一)的普通物理。二年级的应用力学有四个大班,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教两个班,张维(著名力学家)教两个班,我选了张维的班。二年级以后也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教授给我们上课。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钟士模教授给我们上过三门课:交流电路、电机原理和瞬变分析。哈佛大学的博士常迵教授也教过我们三门课:应用电子学、无线电原理和电波学。”
谢希仁特别提到钟士模教授的授课水平非常高,凡听过钟老师课的学生,都感到终身受益。谢希仁说,他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都是以钟老师为榜样来进行教学工作的。
当年,学生们可以任意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谢希仁说,他旁听过周培源教授的理论力学,闵嗣鹤教授(数学家)的高等微积分,还有彭桓武教授(理论物理学家)的物理数学。这些大师们的讲课让年轻的谢希仁获益匪浅,在学习方法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抚今追昔,谢希仁很有感慨,“现在的清华大学与当年相比,漂亮的大楼更多了,实验设备更先进了,科研经费之多就更不用提了。但当年大师云集的胜景已不复存在。现在清华在校的年轻本科生,已很难享受到我们当年的课堂教育了。”
“可怕”的成绩公布
清华园严格的考试制度让当年的他倍感压力。当时清华大学有一个特殊的制度,就是期末没有补考一说。任何一门课如果不及格,就必须重修。如果一门主课不及格,那很可能要留级;如果两次主课不及格,就很可能要退学。
成绩公布栏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考试后,大家会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看成绩公布栏。每到期末结束后,都会按学号顺序公布成绩。如果不及格,分数就是红笔写的。“大家自然内心祈祷,千万别红啊。”与此同时,班级里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自己在班上的排名如何,这个榜单看得很清楚了,大家都会暗暗鼓励自己下次要更努力,争取排名再往前靠一点。
每次考试后,不及格的人数还真不少。而清华园的教授们有个癖好,不以本班学生考得好为荣。如果某门课程的最高成绩只有70分,那才表示教这门课程的教授非常严格。例如,当年的钱伟长教授就以出题奇难而让学生“闻风丧胆”。
清华电机系二年级的平时小测非常多,基本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只有一道或两道考题。这些题目出得都非常有水平。如果你一看题目,觉得很有把握马上就匆匆下笔演算,那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做不出来,越做越繁,压根就来不及做完。但如果你开始不急于去做,而是先认真思考20分钟,想清楚再做,或许10分钟就能把整个题目做出来。这当然要求学生必须真正掌握了教授所讲授的基本概念。
让谢希仁一辈子无法忘记的是第一次电工原理课程的折戟,仅考了20分。开始以为刚上了几天,应该不会很难,就考欧姆定律和克希荷夫定律,在高中时就学过了。但小测结果出来后傻眼了,才20分,“这是平生考得最差的一次”。
这次考试让他深刻领悟到清华老师的教导,掌握基本概念非常重要。因此他下苦工夫改进学习方法。以至于后来,他自己当老师考学生时,也是以此为原则。谢希仁回想到自己的成长时经常会说:“这次小测的失败,是自己学习方法得到改进的一个转折点。我非常感谢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
“1952年毕业之前的一个师生座谈会上,常迵教授当时的临别赠言让我铭记了一辈子。‘你们要经常注意学科发展。现在有一种半导体,将来有可能会取代真空管。’常迵教授说这些话的时候手上正拿着一本非常著名的美国学术期刊BSTJ。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我原以为一辈子把真空管吃透了就行了,没想到,科学发展如此之快,真空管居然要被替代。”
1952年毕业后,谢希仁选择了到军队去工作。因为在抗战时期,全家被迫向后方多次逃难,好几次差点毁于日本人的轰炸之中。他盼国强兵强。
打造中国卫星通信网
中国第一台通信卫星地面站,是由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的。尽管直径达到10米,是座庞然大物,但它的功能却让人称奇——通过这个地面站,到美国的国际长途通话可以空前清楚。
当时,美国人在中国发现了巨大的商机。美国休斯公司在中国卖出了许多的卫星通信设备,大赚一笔。但中国的通信安全因此受到威胁。于是,中国人下定决心自己做卫星通信网控中心。
网控中心是软硬件结合的系统,不仅要有设备,关键是软件设计。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谢希仁的肩上。1977年,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从重庆搬到南京,上级交给谢希仁一个任务,让他组建军事通信网教研室。
选择什么研究方向呢?从清华出来的谢希仁对本学科的最新前沿发展一直保有足够的敏锐,他发现了一个新事物,那就是计算机网络,即现在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互联网(Internet)。
当年,这是个新鲜事物。美国人在1969年才试验了一个非常小的计算机网络,仅仅只有4个节点。上个世纪70年代才陆续出了一些书,还有一些专业杂志的报道。
国内缺少好的教材,他就自己动手编教材,即《计算机网络》。这本教材现在已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专业教材,先后多次再版,总印数早已超过百万册,这在专业教材的出版中是比较罕见的。
但谢希仁团队的任务不仅仅是写几篇论文,而是要研发出真正的工业产品,而且,这个产品将与美国最先进的卫星通信产品直接对阵。
谢希仁面临抉择,是仿照美国做,还是独立自主做一套中国版?二者各有利弊,难以取舍。因为,当年中国市场全被美国产品占领。如果仿照美国做,产品出来后,就可以与现有的设备顺利对接,非常便利,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涉及到知识产权,仿照美方做,需要缴纳高额的专利费;其次,如果美方更新升级,我们必须要紧随其后。长久来看,还是受制于人。
权衡再三,谢希仁团队决定还是独立自主,做一套中国版。大约花了5年时间,他们终于成功研发了中国版的通信卫星网控软件。这项成果赢得了1996年电子工业部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但产品的市场推广并不顺利,国内很多原有的卫星通信用户并不愿用,一是信不过国产的;二是现有设备全是从美国购买的,如果改用国产软件不兼容,现有设备就得报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设备要更新换代,美国人高昂的价格加上通信安全的失控,使得很多用户都逐渐转向了国产设备。现在,该设备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大部分都已经更新为国产化,特别是在军队系统中,早已全面普及。
作为计算机界的著名专家,谢希仁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不乏商界巨子,但他却固守军营一辈子。从1995年起,他多次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但均与“院士”名头擦肩而过。
对此,他认为,只要在工作,能为国家作点贡献,他就心满意足了。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崔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