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
2009年,在临港新城至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两侧,几十架巨型风车将迎风旋转。预计发电量可达2.6 亿度,可提供上海20 多万户居民使用一年。中国将成为继荷兰、丹麦和英国等之后又一个拥有海上风电场的国家。
《越狱》中有这么一幕,有些神经质的越狱犯Haywire因为一幅绘有荷兰风车的油画,顿时萌发了去荷兰的愿望,开始伐木造筏。如果这个剧集延续到2009年,Haywire也许想漂流过海到上海。中国最大也是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将于2009年在上海建成。届时,在上海首座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两侧,几十架巨型风车将迎风旋转。中国将成为继荷兰、丹麦和英国等之后又一个拥有海上风电场的国家。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位于临港新城至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两侧1000米以外沿线,最北端距离南汇嘴岸线近6公里,最南端距岸线13公里,全部位于上海市境内。预计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单机容量不低于2000千瓦。未来预计发电量可达2.6亿度,可供上海20多万户居民使用一年。海上风电场所发电能将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回陆地。
海上风电场不占地,但技术难度大
自1991年丹麦建立欧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迄今欧洲已建海上风电场10余处,其中丹麦于2000 年建成的Middelgrunder 海上风电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4 万千瓦。
海上风电场的优点在于,不占用宝贵的陆上土地资源。之前上海兴建的3 处陆上风电场南汇风电场、奉贤海湾风电场和崇明东滩风电场,一共18 台,风机总装机容量仅2.44 万千瓦,但占地面积却不小,同时,海面上更丰富的风能资源能使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更大、年利用风能小时数更高。
但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技术难度更大。工程开始之前需要在海上竖立70 米甚至100 米的测风塔,并对海底地形及其运动、工程地质等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观测; 其次,海上风电场面对风和波浪的双重负荷的考验,对风电机组支撑结构( 包括塔架、基础和连接等) 要求很高; 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更大,制造技术变得复杂,对风电机组防腐蚀等要求更为严格; 另外,海上气候环境恶劣,天气、海浪、潮汛等因素复杂多变,风电机组的吊装、项目建设施工及运行难度更大。
尽管国家对风电项目国产率有70%的刚性要求,但据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去年11月在“2007上海国际风能大会暨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2005 年底,进口风机设备占据中国风机市场77% 的市场分额。”
“尽管国外早就开始了风电机组的研制,但大功率风电机组投入使用也不过几年,很难说是否成功,主要依赖进口的机组设备可能有风险。”一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对《外滩画报》称。
除此之外,风车机组体积庞大,在海上使用安装需要专用的海上安装船,而国内则缺乏专用的海上吊装设备,现有的船只需要改装或者重新设计。
种种原因使得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是陆上风电场的2-3 倍。目前中国的火电价格平均在每千瓦时0.3元左右,而按照其成本核算,风电价格应该在每千瓦时0.6 元左右,其中海上风电的价格又要比陆上风电高,一种推测是约高出6 到7 成。据悉,目前江苏沿海兴建的两处陆上风电场电价已经确定,一度电为0.4877 元。即使如此,电力巨头们对于海上风电场依然趋之若骛,大肆“跑马圈地”。
早在2006 年3 月,三峡总公司便和浙江慈溪市、临海市和舟山市辖的岱山县签订了《海上风电场开发前期项目》,正式开始海上风电场技术攻坚战。
东海大桥风电场胜在水深条件好
作为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风电场的项目进展算不上迅速。
早在2002 年,关于上海将兴建海上风电场的消息便层出不穷。当时这一传闻有两个版本: 一是沿着东海大桥布置总装机容量30 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 二是从芦潮港向北,沿着海堤安装数百台风车,使上海的清洁能源利用基本达到《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当时专家推算,按照这一议定,上海需要使用50 万千瓦清洁能源。
上海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新能源所负责项目的前期调研,该院一位负责人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促使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项目成行的一个关键性原因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于2003 年10 月召开的“全国大型风电前期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之后的两年左右时间里大力开展大型风电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第一步便是选择确定20 个左右的10 万千瓦级的大型风电场。
之后上海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风电场选址工作,南汇海上、奉贤海上和东海大桥海上等5 个地方都曾作为备选场地。之所以一开始就将上海的风电场定位为海上风电场,主要原因是上海可利用陆地面积太少。
东海大桥的最终胜出在于其水深条件比较好。一般而言海上风电场都在水深5-15 米、距海岸线10 公里左右的近海区域内建设。东海大桥场址区域内9.5 米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可达8.6 米/ 秒,年有效风时可达8450小时。
2006 年8 月,上海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正式发布环评公告《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工程概况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步结论》。据公告显示,项目投资在21.22 亿元,总装机容量10 万千瓦,预计年上网电量在25851 千瓦时。风电场的风机布置将按东海大桥东侧布置4 排35 台风机; 西侧布置两排15 台风机。风机南北向间距500 米,东西向间距1000 米。风电场通过海底电缆接入岸上风电场升压变电器,再接入上海市电网。
有关风机的具体数目,之后又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传出,有消息称,东海大桥的海上风电场将建30 多台3000 千瓦的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目前上海风电机组之最; 也有人称,风车在20 台左右,直径约80 米至126 米、高90 多米。
而据记者向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了解得到的消息,由于最关键的风电机组采用什么设备还没有得到最终确认,因此也无法计算具体安装多少台风机。
去年11 月22 日,东海大桥1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举行开标仪式,这个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场才正式浮出水面。近日,由中标成功的中电国际、中国大唐、中广核、上海绿色能源4家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落户上海电力科技园,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开始步入“开工期”。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称得上是一个“巨头游戏”。在开标仪式上,共有大唐联合体( 大唐电力、中广核、中电投、上海绿能)、三峡联合体( 三峡总公司、中海油、申能) 和华电集团3 方共8 家投资业主,其中既有大唐电力、三峡总公司、华电等传统电力巨鳄,能源巨头中海油也参与其中。这些行业巨头首次采取联合体的形式角逐同一项目。
据知情人士称,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意义非同寻常,早一天获得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权,便早一天获取经验,之后也能拿下更多项目。
“东海大桥项目是国内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所以它在规划之初,就注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国家发改委招标的时候,就明确要求以联合体的形式参加,一是项目投资大,二是项目风险比较大,联合体有利于分担风险。“投资并不是问题,中国企业并不缺少资金,主要的风险还是体现在技术上。”一知情人士说。
防台风,又要为候鸟开道
台风是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严峻考验。
中国海上风力资源的一大特性,就是长年台风肆虐,全世界罕有。据说,看了中国台风运行资料,许多风力发电机提供商都摇头。上海一家企业曾跟踪过浙江一次台风,那次台风将90% 的陆上风机折断,有的甚至连根拔起。海上情况显然会更糟。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的调研对波浪、潮汛、船只经过引起的水流压力对风电机组的影响都做了充分考证。“我们对此有过详细调研,气象局的研究也显示,台风并不是个致命因素。”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的这位专家介绍说,“如果台风来临,对陆上风电机和海上风电机的影响差别并不大。”
根据计算,上海近海70 米高处年平均风速超过每秒8.1 米,海上风电场中的风机只要风力在每秒3 米到25 米之间,就可正常发电。为了保护风机叶片和发电设备,一旦风力超过9 级、风速超过25 米时,机组就会自动停机,以确保大风车在海上寿命达到25 年。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环评公告”做得极为详尽,鸟类的飞行也考虑进来。
风电场位于南汇嘴大陆岸线延长线上,处于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如果迁徙的候鸟群不偏不倚全部从海上风电场飞过,估计将有十几只候鸟会不幸撞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风电场计划为候鸟留出6000 米长的安全飞行带,并在风机上加设灯光、采用色彩搭配等以减少候鸟撞击可能。即使偶尔的候鸟撞击,对发电机组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文/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