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研究生种地别忘个体视角

2012年10月18日09:3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河北人苗卫芳2008年考取了研究生,毕业后,却没能找到理想中的“铁饭碗”工作,最终回到村里种地。有些村民以他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其父苗风山气绝服毒,幸而被抢救(10月17日《河北青年报》)。

这是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新闻中的诸多要素都有可以挖掘的空间。尤其是其中研究生回家种地的细节难免让人唏嘘感叹。可是,很多时候,新闻内容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以新闻中的当事人为例,他的身上有太多特殊的点。比如,他的教育经历与普通的学生不同,他在辍学之后是通过自考的方式逐渐考上研究生的;再比如,他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是近代史,这样的专业算不上是热门的专业,可能对应不了较为热门的职位。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年龄,当40岁已经来临时,求职无疑是一件尴尬的事情,通常的结果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

当这些综合的因素作用在一个人身上时,个人的悲剧也就产生了。而如果没有注意到个体的特殊性,仅仅从其身上的某个点出发便“微言大义”,认为社会存在严重问题,则有可能解读过度。事实上,在这个人身上,只要某一个方面的因素稍微做一些改进,其个人的际遇就会改变。可遗憾的是,众多的因素加于这个个体的身上,他成为了舆论的一个载体,成为了公众抒发各自诉求的一个通道。

对于这样的个体到底需要怎样的围观?一方面,当然需要宏大的视角,需要看到个体背后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一种个体的视角。这种个体视角包括:应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成因、个体命运;应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能动性。个人的命运有时代的投影,但与个人的表现也密切相关,这也是需要反思的地方,不能因为这种反思有些残忍便忽视不提。当然,在看到个体成因时也应看到个体的命运,在关注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应关注个体的下一步将走向何处——这才是一种实在的关心。

作为一个个案,一个回家种地的研究生最需要的是关怀。而作为一种现象,人们除了要看到问题,还要反思个体的无奈,反省个体的缺陷,看到个体的力量。只有以个体的视角围观研究生回家种地,才不至于将个体的命运淹没在公共的泛化表达中。

江苏 乾羽 教师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