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了一项有2083人参与的调查,其中77.9%的人在关注“血荒”,76.5%的人表示身边无偿献血的人数少,88.3%的人认为公众对义务献血信任不足。
关注血荒的人不少,但对义务献血参与和信任的人却不多,这大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根本上说,血荒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道德式微而制度建设跟不上的特定历史阶段所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最近国内多个省区市的血液储备中心纷纷呈告急之势,最严重的时候,云南昆明血液中心血液库存不足2万毫升,是应达库存的1/20。而在北京,各大医院“缺血”情况几年来一直存在,用血量较大的手术多需患者家属“互助献血”。首都献血服务网近日滚动播出的“血情提示”显示,A型、B型和AB型3种血型红细胞均需“紧急献血”。
血荒意味着存在严重的供应不足。上述抽样调查中,也只有45.5%的人表示愿意无偿献血,37.7%的人“不愿意”,16.8%的人表示“不好说”。而从现实情形看,卫生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邓海华2011年年底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也有一定差距。
填补差距,人们当然首先要靠道德倡导,即义务献血。我以为眼下的关键是要倡导公职人员“领衔主献”,那些吃公家饭的“公家人”,最有理由在无偿献血中有更多担当。老是让学生、军人、打工者等充当义务献血的主力军,某些人只是坐享其成,时间久了,就是这些献血主力军也会觉得“这种现象也让人感到不平衡”,难免使义务献血之路越走越窄。同时要更多地宣传义务献血的科学知识,开拓更多更可信更有保障的渠道采血用血等。
在道德倡导之外,制度化建设尤其是走公益性、互惠性道路,仍然是缓解血荒的治本之策。从供血机制看,要坚持走公益化道路。血荒就是信任荒,而这种信任荒正是要靠“看得见”的公益性来恢复信任。比如,医疗和供血机构在正常供血成本之外,要让人“看得见”杜绝了额外牟利;要让人“看得见”来之不易的血液资源得到了妥当保存和使用;还有,供血以让人“看得见”明确的医疗用途为指向,认急不认人。
此外,对现实中广泛存在的家属“互助献血”的机制,有必要继续发扬光大。医疗和供血机构在义务献血的道德倡导之外,要开拓更多的互惠补偿渠道。比如,对曾经享受输血救助的家庭,只要条件许可,就应动员其家庭成员事后对等献血,以回馈社会;在条件成熟时,亦可尝试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家庭互惠血库,让家庭成员在自保的前提下,通过互利互惠的渠道报效社会。(严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