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这两天的心总是悬着,因为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拓展训练,从出生到现在,女儿从来就没有参加过比跑步更危险的运动,虽然学校有体育课,但无非是跑跑步、做做操。王璐这两天跟女儿说的最多的就是:“看见危险的项目千万别上,就说自己不舒服。”
“这个学校还真够胆大的。”现在担任初二班主任的海鹏这样评价王璐女儿的学校。4月30日,海鹏所在的学校要举行运动会,这两天她每天都要带学生到距学校两公里的体育馆进行入场式彩排。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已经让海鹏连着两天没吃上午饭了。
总有家长找到学校来,有的是要亲自护送孩子到体育场去,有的不断地叮嘱老师。“我都不敢想象我们班能组织拓展,如果那样,估计得有半个班的家长会跟着,现在有几个学校敢搞活动?连体育课都不敢上了。”海鹏说。
曾几何时,学校体育课中跳山羊、单杠、双杠等“危险”项目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曾经让孩子们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春游、秋游也不见了踪影。
“现在的家长太看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每个接受采访的老师几乎都会说到这句话,他们反映,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躲避军训而给孩子开结核病证明;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把体育课的时间节省下来学习而给孩子开了免体证明;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全部用来参加各种补习班的家长更是大有人在。
只要是对孩子升学考试有用的活动或项目,家长会毫不犹豫地让孩子参加,而对升学没用的事情,家长们就不积极了。在老师们眼中,正是家长的这种只重“智育”的做法,正在慢慢地侵占着孩子们宝贵的体育锻炼时间。
就连最不被家长们重视的体育课也被染上了这种应试的色彩。
一位搞了几十年体育教育的中学老师张林介绍,现在中学的体育老师只在春季特别受重视,因为,每年4月前后是初三学生进行体育测试的时间,北京市规定,体育测试共30分,这30分是要记入中考成绩的。
30分,对于每分必争的初三学生及家长们来说一定不会舍弃的,“他们会想出各种办法让孩子拿到这30分。”张林说。
张林老师介绍,就在刚刚结束的本年度的体育测试中,很多孩子都在测试前喝“红牛”、“脉动”等功能性饮料,还有家长向张老师咨询一种名为ATP的西药,称这种药能提高孩子的测试成绩,据说这是一种类似兴奋剂的药。“真不知道这些家长是怎么想的,为了考试平时不让孩子锻炼身体,现在却为了分数想出这样的办法。”张林老师显得很无奈。
据了解,很多学校在初三体育测试一结束就减少或停止体育课。不少学校迫于家长的压力减掉了所有带点儿危险性的体育课项目,这些家长说是怕孩子在体育课上受伤。其实,越少参加体育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越差,发生危险的几率就会更高,这种近乎常识的观点却被一些家长视而不见。“其实我看他们不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而是为了拥有一个安全运转的‘考试机器’。”张林老师有些激动。
老师们认为孩子们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了,是家长的责任。但是,家长们并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说法。
魏中的儿子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所小学上学,这几天连着接到班主任和体育老师打来的3个电话。原因是,上星期的体育课上,儿子和同学在追跑的过程中摔了一跤,老师们打电话是为了和家长沟通。
“最初的时候我还挺感动的。”魏中说,可是后来越听越不是那么回事,老师们打电话的重点根本不在儿子的伤势上,而是在不断地讲述事情发生过程中的细节,魏中觉得有些奇怪。在最后一次通话中,他终于找到了答案。
其实,两位老师最终是想通过事情的细节让魏中明白,这件事情的责任不在学校和老师,而在两个孩子。“原来学校和老师是怕担责任。”魏中说。
还有一些家长跟魏中的观点一致。
“如果仅仅因为一些家长的不合理做法,就停掉孩子们必须的体育锻炼,这种做法是舍本逐末、因噎废食。”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汪大海说。
家长们反映的问题似乎真的存在。
在刚刚结束的一次家长会上,魏中被告知,由于孩子即将升入六年级毕业班,有些家长希望学校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再紧些,要求学校适当减少学生们课外活动的时间。
“老师们根本没有征求我们这些家长的意见,就直接把这样的结果通知了我们。”魏中对此有些不满。
无论是学校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孩子们体育锻炼的时间的确是在减少。据魏中介绍,儿子现在的体育课基本是“在操场上疯跑”,儿子今年的春游又被“在天文馆看星空”取代了,而儿子去年的春游则是在科技馆里度过的。
也许正如家长汪大海所说的,之所以出现现在的局面,其实是因为一些学校和部分家长没能真正从孩子的立场出发,再加上某些家长的做法正好和学校追求升学率的需求相吻合。于是,家长的需求成了学校的借口,学校的做法反过来又在强化家长的这种需求。(樊未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