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等。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官本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也说明我国企业人才开发存在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林泽炎说。
林泽炎7日在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颁奖典礼与峰会上介绍,受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委托,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就企业人才开发现状与相关政策,对全国近1万家企业和6万名人才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人才开发“双轨制”导致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所谓“双轨制”,是指由于改革不到位和制度不健全,人才在政府、事业单位就业感觉风险小、有保障、有地位等,而在企业,尤其是在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性强的企业就业感觉风险大、缺乏保障和社会地位。
“发达国家,如美国80%的优秀人才集聚在企业,而我国只有30%左右的人才在企业。”林泽炎说。他介绍,我国每百人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在60人以上的12个行业全部集中在党政机关、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不到10人的19个行业则集中在采矿业和简单制造业。
林泽炎建议,基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的需要,我国应积极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实施集聚优秀人才投身企业的政策。(记者 任芳、田发伟)
评论:仅1%的人愿做工人,竞争力从何而来?
“咱们工人有力量!”──激扬的歌声,曾经唱出了中国工人发自内心的职业自豪感,也唱出了一个时代的择业取向。
遗憾的是,而今“工人”这个职业,光环与荣耀似乎消失了。“不愿做工人”的话题,不断冲进人们的视野。根据上海一项4000户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新华社4月7日报道)。“再不好好学习,长大去做工人吧!”──在城市,一些家长和教师口头上常挂着这样的话。
不可否认,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职业选择的多样化,而新经济形式的纷纷出现也必然带来职业格局的改变,无疑也折射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但无论如何,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绝对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反映出的工人职业被“矮化”的社会心态,不能不引起深思。
由于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在今天做工人,往往意味着工作累、报酬低、“后顾多忧”。有的企业改制,牺牲工人的权益;下岗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随着农村出来的打工族浩浩荡荡,他们较之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待遇和地位又要差了一大截。即便是垄断企业,平均薪酬虽然遥遥领先,但那多半是被高管的高收入拉上去的,普通工人的收入并不高。
实际上,职业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人们自然趋之若鹜,反之,就会门庭冷落。“优秀人才”不愿做工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党和国家正在采取行动调整分配格局,相信会逐步扭转工人地位下滑的局面。事实上,分配不公,损害的不光是公平、正义,也损害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结构中最基础的部分,如果吸引不了人、留不住人、从业者多是被迫的,竞争力从何而来?发达国家,比如美国,80%的优秀人才集聚在企业,也说明了人家经济竞争力强大的奥秘。而我国只有30%左右的人才在企业,一个制造业大国,优秀人才不愿进企业,长此以往,全球化时代怎能参与国际竞争?(黄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