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公示业绩,不如公开民意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1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12日发表卢刚撰写的“每日一评”《公示业绩,不如公开民意》,全文如下:

一个干部之所以得到提拔、任命,应该是因其“德能勤绩”出色。然而,在很多时候,被提拔者到底何德何能,例行公事的任职公文,并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以致有人为此纳闷:官员任职的“信息披露”,为啥比通缉犯的情况介绍还简单?神神秘秘、“惜墨如金”的做法,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公共信息要公开,是政府的承诺。其实,涉及官员的信息,更是公众关心的公共信息,如果连“公仆”的一些基本情况都不清楚,公众怎么监督?怎么知道用人是否公平公正?

所以,广西梧州在干部任前将其主要业绩在报纸上公示的做法(新华社1月11日电),在干部任用的信息公开上迈出了一步,值得肯定。因为,这种公示毕竟添了一道程序,增加了用人的透明度,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防止“一边民怨沸腾,一边步步高升”的用人腐败现象。

但是,对通过媒体进行“业绩公示”,笔者心中依然存疑:

其一,光公布业绩并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因为,干巴巴登在报纸上的工作汇报,并不见得是工作实绩的真实反映。官员干了啥事公众固然想知道,但公众还想知道这事取得了什么效果、百姓有何受益,更想知道这事是否该干、有何事该干而没干,等等。

其二,“业绩公示”如何避免沦为类似“公款吹公仆”的“政绩宣传”,会否带来为官员贴金的“形象广告”的再度泛滥,也值得警惕和防范。

其实,对于官员的业绩表现,“百姓心中有杆秤”。公示业绩,不如公开程序、公开民意,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公众对“公仆”任用的参与权、“公仆”履职的监督权。

君不见,一些出事的贪官,其劣迹丑行在民间早有“耳语”;一些德才平平者凭借“人脉关系”甚至干脆花钱买官而青云直上,其发迹秘密在坊间往往也不是秘密。如果真要让公众帮忙把关,避免提拔“带病”干部,避免“暗箱操作”带来用人腐败,并非没有办法:把部分的决定权交给公众、把最大的监督权交给公众、把完整的知情权交给公众,而不是走走样子,贴上一个经过群众参与、接受过群众监督的“民意”标签。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