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中国式现代化下城市科学的发展及路线图

2024-12-10 14:40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夙愿。现在中国正处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引领作用,建设现代化城市需要中国的城市科学理论指导。

中国式现代化下城市科学的发展

 中国城市科学的基本特点

城市科学是以城市学为牵头的各门城市科学的学科体系,是研究城市的前沿方向。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很多老科学家对城市科学非常重视。钱学森首先提出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他强调城市学是一门应用的理论科学,城市学应是各门城市学科的理论基础。有了城市学,城市的规划发展就有了根据,才能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战略。在纪念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成立20周年前夕,周干峙在《城市发展和复杂科学》中指出,城市发展可以充分说明复杂科学的发展,体现复杂科学的规律,以及认识复杂科学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城市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①从宏观上研究城市发展战略;②从综合总体上认识城市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的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的道理,需要综合起来,汇集起来成为一个综合的道理(图1)。城市建成以后还会有迅速的变化——有的变好,有的变坏;城市面临的问题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而不完全是一个专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综合性研究。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的基础,其具体的内涵体现在4个方面。

城市学要研究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而且是一个国家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城市学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成果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也能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基础。这是城市学科首先需要研究清楚的内容。

城市体系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影响城市体系结构的基本力量是生产力。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受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战略、制度环境、地理区位反过来又会影响生产要素的分布和协同效应。基于这样的规律,研究城市学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了搞好城市规划,除看到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外,还要洞察新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潜在影响,从而科学预测未来生产力发展格局的演变方向和影响范围。

城市科学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指导。钱学森特别强调“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这门科学的研究”;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城市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总的认识概括起来的学问,是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学的研究。城市学要从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高度来指导城市学的研究,这是我国城市学与国外城市学的根本不同。

城市学的研究需要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对于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要建立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或称之为综合集成技术的方法论)。面对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一方面,城市科学要靠计算机、知识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城市科学又不能完全依靠这些技术手段,最终还要靠人,靠人的智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是研究城市科学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和根本遵循。

 城市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随着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设了专门的城市科学课程。例如,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开设了城市科学有关课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开设了专门的城市科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强调针对城市建成环境的数据分析和前沿技术,探索人工智能设计、人机交互与网络代理人、情绪运算、城市仿真等前沿技术和大数据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积极作用。世界著名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于2024年1月创建的《自然·城市》(Nature Cities)主题性子刊,以城市为研究对象,聚焦基础性和应用性城市研究,研究涵盖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交通移动等广泛议题。

当前城市科学研究主要有两大方向:城市微观研究对象的整体规律把握;城市系统模型的预测与推演。前者表明大数据的有效利用推动了对城市的多元感知与认知,并通过统计学方法的检验促进了对城市规律的挖掘与凝练;后者代表城市系统模型中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建立数据间内在关联的核心,并以预测和情景推演的方式被应用于城市的研究与实践中。然而,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对这种“纯技术主义”的城市科学理解产生了质疑。万励和尹荦懿认为新兴的数据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从早期世界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来看,技术应用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政策成效。换言之,当前智慧城市研究侧重于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提高人类的决策和分析能力,少有基于认识论或哲学视角的人居环境复杂性系统研究,这也直接导致对智慧技术的态度出现了以信息技术替代专业的科学主义与信息技术无用论的经验主义倾向。

城市科学不应仅限于技术开发,而是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城市科学应立足于自然、科学、经济社会与人文的综合视角,通过学界、业界的联合与跨学科的融合,从综合集成的视角对城市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这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鲜明特点。

 中国城市科学的内涵界定与模型框架

城市科学是以城市学为牵头的学科体系,是一门应用理论科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城市体系的整体性为研究对象,以多学科思维、系统论方法,城市科学主要探索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种宏观的、综合的战略问题,研究城市的功能、作用以及城市规划和发展规律。

城市科学研究要有科学技术创新思维,应把握“数字中国”发展的机遇。城市科学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逐步由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发展,运用信息技术研究城市空间与人、服务之间一系列相互传导关系,从整体上研究城市产生、运行和发展。

解构中国城市科学的相互关联,可以将其图示为“钻石模型”(图2)。即,由思想指导、理论循证、实践行动、数字技术4个维度发展框架。思想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强调城市行政建制与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理论循证,包括城市多源基础理论和开放复杂系统交织机理。实践行动,首先是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指引,其次是各领域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具体举措。数字技术,作为平台和底座,强调虚实空间映射推演互馈,一方面支撑理论循证的科学实证,另一方面赋能城市实践行动高质量推进。

综上,中国城市科学是建立在中国城市自身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的基础之上,结合具体的国情条件,从完善城市化战略的角度,来指导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由于城市广系统和多嵌套的固有特性,城市科学的技术方法首先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多系统协同分析方法体系。该体系应以宏观的城市评价方法为导向,整合城市各子系统微观量化模型的分析结果,特别是建立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引导现代化城市预期目标的实现;基于城市科学应从定性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原则,建立既符合国情又借鉴国外模型发展的应用模型体系,提升我国城市科学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研究水平。

 研究和完善城市科学要把握好的方向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论述摘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个尊重”和“五个统筹”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明确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是新时代指导城市科学发展和做好城市工作的方向和基本遵循。城市化是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要坚持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为总体目标,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城市科学发展,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特别是在城市发展的语境中,城市科学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建设现代化城市对中国式现代化带动作用。现代化城市是城市的发展目标,也是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石。现代化城市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经验探索、理论提升、发展带动的重要意义。现代化城市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链和价值链水平的提升依靠现代化城市建设,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现代化城市引领社会结构演变和社会文明进步,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化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提升社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现代化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文明的世界前沿,以及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的过程和行为,通过城市社会状况变化可判断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城市的概念和体系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阶段性和多元性特征,体现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进步范式的转变,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按照一般规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必须符合人类进步方向、适应本国国情和社会制度。现代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直接关联(图3),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作用。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六位一体”的,对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安全6个维度,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韧性的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以国家宪法确定的行政建制市为基础单元,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是统筹城乡的,重点内容是建设现代化城乡统筹的城镇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市域城镇体系逐渐演变成更丰富多样的形态,城市化地区由“城市”演变为“都市圈”和“城市群”等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态,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城市逐渐向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转变。

 中国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城市是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1978—2020年,我国进入城市生活和就业合计城市人口增加了近6亿人。城镇经济占全国比重,从1978年的30%提升到2020年的80%;城镇财政占全国比重,从20%提升到80%。

城镇化将进入人口70%生活在城市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图4)。202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6.16%,预测2035年达到70%—75%。这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意味着中国几千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制度设计、政策供给治理模式、文化形态即将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

进入“区域化、数字化、低碳化”的转型发展时代。区域化是现代化城市在空间维度的重要体现。中国先后推动形成三大经济地带与四大战略区域,在区域层面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实现“全国一盘棋”的现代化。数字化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 ZB,同比增长22.7%,位居世界第2位;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人民币,总量稳居世界第2位。发挥我国巨量人口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数字化可有效转化海量数据,赋能就业、公共服务业、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绿色低碳化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超大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转型发展新时期。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形成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规划建设理念要由增量时代的“开发方式”向存量时代的“经营模式”转变(表1),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让城市居民更加宜居、安全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我国城市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公共服务水平不足的宜居挑战。需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以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方式抵消粗放式生产的成本外部化。从人民需求看,城市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到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从发展理念和模式看,城市从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模式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从城镇化发展阶段看,城市从大规模增量建设到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区域和城乡关系看,城市从单中心、集聚式发展到都市圈协同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建设现代化城市要发挥制度优势落实国家总体目标

在中国,这样超大规模人口国家实现现代化不可能重复已有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而是要开拓创新、找到新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着眼于实体经济,有赖于农业强国的转变速度和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当今处于世界百年之大变局,建设现代化城市,要继承和深化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必须“六个坚持”。①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毫不动摇”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② 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从探索到建立再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基本原则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③ 坚持建设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国民经济各行业、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从而保障产业和经济的畅通。④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制造业强国。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数字农业等实体经济部门深度融合。⑤ 坚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需加强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尤其是优化提升高等教育体系、质量、人才结构、培养方式,筑牢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人才根基。⑥ 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需要走出一条合理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道路,形成一套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

 建设现代化城市,发挥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城乡要素流动加速,城市群快速崛起,缺乏城乡融合治理和跨域协同治理将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实现。

建设现代化城市,增强科技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在新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生产力,其构成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数字化技术、绿色产业、共享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更加强调知识、技术、信息和创新等因素的集成,其构成和特征如图5所示。随着科技向先进/新质生产力的转化,城市可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创新网络,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实现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若干个世界级城市带领。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到国际城市竞争行列,我国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改变世界城市格局。2023年,全国26个国内生产总值(GDP)超万亿元的城市,在全国GDP占比已经达到39.4%;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知名度、国际性,先行探索和推动实现世界级城市作为引领和示范,带动全国其他中小型城市陆续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前提。

建设现代化城市,必须建设现代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必须传承和继承历史文脉。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产业三者之间呈现融合并进趋势。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现代金融作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与风险管理工具,人力资源作为推动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图6)。

开展城市更新行动,让城市更宜居宜业、更安全韧性,城市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通过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结构布局,提高城市抗灾能力,为城市创造更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激活城市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注入城市新活力。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不仅包括行政区治理,更需实行城乡融合治理和城市功能区治理,转变为一体化治理,推动行政区经济向都市圈经济转变。新型城镇化应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促进农业发展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反哺乡村,全面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城市科学建设的基本路线图

信息化技术和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发展趋势,信息收集、建立数学模型、大容量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发展,对城市科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城市科学建设从定性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构思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中国城市科学的建设是目标、路径、措施的系统集成,由定性逐步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发展方向。从定性上讲,系统集成是用战略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方法、理性的分析判断做出的决策,即解决当下现实问题,更面向未来进行规划。从定量上讲,系统集成是综合建立一个能够“归总”的城市现代化水平量化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同一时期的不同视角对城市现代化的模型计算,加权得出城市现代化整体水平指标。城市现代化水平(UML)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城市科学的实施技术路径应以城市现代化为总体目标,结合“数字中国”建设,探索建立城市科学相关学科的数学模型。从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视角,应用城市现代化水平量化评价方法,推进目标的实现。长远来说,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研究建立城市信息模型(CIM)的要求,建立城市系统模型的预测与推演。

需要强调的是,城市模型是城市科学建设的重要基石。国内外城市模型的研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模型主要是用于模拟预测和参数估计,提升规划决策的精细度。比如,城市标度率的研究,更多的是用城市标度率模型建立起来的数学起源,着重模型数学的学科机理;针对城市内部各个要素(比如经济、人口、教育等),研究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如何演化的规律。广义的城市模型将城市理解为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层次系统,每个子系统的运行均以数学函数的方式加以抽象化表达,是对现实进行理论抽象的产物。城市模型首先是一种强调城市多子系统协同作用的总和研究方法,为模拟和预测个体的选择行为、解释经济活动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评估政策的经济社会影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由多个子模型支撑下的城市模型是实现城市多系统协同分析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城市系统固有复杂性的理性回应(图7)。

宏观模型的关键是建立起城市现代化要素的选择和评价要素的数学模型,本文以产业经济、社会治理、交通智能化3个要素为例介绍数学模型。

 城市宏观模型的系统集成要素选择

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目标,要充分体现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得到传承,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得到充分发扬。城市现代化具有多维度特征,要素选择要反映城市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和发展;系统集成的重点在于系统的统一性与交互性,效益在于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投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现代化水平的衡量和评判可以应时而变,但系统集成的要素选择上应当保持协调统一。

 围绕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城市现代化的总体路线图

本文城市产业经济模型,是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提出一个专门针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学概念模型,以更好地反映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生产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城市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以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为目标,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5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明确城市产业经济未来发展的总体路线图。城市经济发展的数学概念模型如下:

上述概念模型所建构的城市发展结构性框架对城市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例如,在《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首先构建了“功能-空间-人的需求”的动力耦合模型,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待城市动力与动力空间,突破了传统城市规划单一技术性视角和缺乏城市整体认知的局限。从区域网络视角,来谋划城市功能;从空间结构视角,来谋划功能与空间的匹配,以及相应的空间形态;从人的需求视角,来谋划城市的一种新的生活方法。

 围绕社会治理能力建设要求,建设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城市是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综合载体,推荐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的建设,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关系要素。新型智慧城市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将城市各方面进行改造,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城市治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基础设施涵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是数字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

结合城市治理能力建设要求,本文提出建立一个社会治理数学概念模型,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提供一个协同性的分析框架。该概念模型不仅包括各个影响因素,还包括这些因素如何以非线性方式共同作用于治理结果。通过调整不同因素的权重和指数,决策者可以识别提高社会治理效率的关键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并预测不同策略。该社会治理数学概念模型如下:

上述概念模型所强调的城市发展协同性维度可为宜居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例如,《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从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促进新型产城融合发展、优化绿色智慧宜居环境等13个维度对智慧城市发展提出了协同性部署。未来概念模型还可以通过指标的细化,作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效果的评价方法和预测模型,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逐步从定性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建设路径转变。

 围绕城市交通智能化转型,提升城市基础公共服务水平

城市的活力,在于城市交通复合网络和在该网络上的人们,以及生活和生产需要产生人与物的流动。城市交通整合优化存量资源要素为城市注入新活力。城市交通作为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广泛应用的领域,交通工具现代化(机动化)转型到综合智能交通转型(如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便利化等)是时代的潮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交通智能化转型是融合互动的,相互依存的。城市交通智能化转型,要求完善城市交通的物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才能提升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城市交通智能化转型,以提升城市基础公共服务水平为导向。本文提出建立一个城市交通现代化的概念模型,从而为城市交通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对城市交通现代化具有显著影响变量的分析框架。

上述概念模型对影响城市交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提炼概括,该概念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城市交通网络运行状况的评价指标选取。例如,《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理论及应用》[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713734004)专题研究了城市交通网络运行状况的评价指标(参见《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理论及应用》第七章)。]基于概念模型,明确提出情景与评价2类、涵盖3级、涉及14个具体指标的城市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相比于以往侧重于设施规模的城市交通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从出行服务、公共服务水平等方向与内涵,扩展了城市交通评价方法思路,丰富了城市交通在新发展阶段下的功能内涵,可作为测度城市交通现代化计算方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现代化城市以及城市科学的思考,一直是城市研究者探求的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中国的城市科学特征,围绕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结合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法,探讨完善和建设中国的城市科学理论架构。

(作者:汪光焘,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李芬,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刘翔,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高渝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审:杨柳春; 《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