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立了高原特点的西藏土地沙漠化理论体系
西藏土地沙漠化理论研究从“零”起步,创立了具有高原地区特色的西藏土地沙漠化理论体系,填补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研究的空白,得到国内外学术界认可,为我国政府全面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创立了具有高原地区特色的西藏土地沙漠化分类分级指标体系。突破了已有沙漠化土地分布及类型划分的认识,根据西藏沙漠化土地的风沙地貌形态、景观特征及分布状况创立了符合我国高原地区特色的西藏土地沙漠化分类分级指标体系[7](表 4)。
揭示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的演化过程。在藏北高原区、藏南河谷湖盆区、阿里高原区和藏东南三江河谷区等沙漠化典型区域,基于地质剖面调查与历史气候分析的相结合,分析了西藏地质-历史时期土地沙漠化的演化过程,阐明了现代气候环境条件与人为活动作用下影响沙漠化土地形成与逆转的机理,探讨了沙漠化发展和逆转与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复杂的反馈关系,建立了区域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动力学模型,揭示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的物理与生物等现代过程,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藏土地沙漠化的贡献与作用,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西藏土地沙漠化发展演变的驱动因素及动力机制。
阐明了西藏高原独特的河谷风沙地貌特征。通过对发育在河谷、湖盆的风沙地貌的形成机制和演化模式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特殊类型风沙地貌与高原季风盛衰变化的消长关系;结合河谷近地表流场和风矢量特征模拟,创新性地探索了风沙地貌河谷、湖盆区沙丘、沙丘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规律(图4)。
建立了高原特点的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技术体系
制定了符合西藏高原特点的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区域策略。综合西藏不同区域土地沙漠化现状、成因、态势与防治条件,编制了西藏高原土地沙漠化防治区划图(图 5),确定了四大治理区——藏南河谷湖盆区、藏北高原区、阿里高原区和藏东南三江河谷区,明确了各区土地沙漠化防治思路、防治措施与技术模式,有效推动了防沙治沙重大工程的实施和沙漠化防治工作的开展。首次编制了西藏沙漠化土地防治规划,制定了防治区划、防沙工程布局及治理重点,提出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基本战略、总体布局和技术措施,确定了四大治理区的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优化模式,指导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实践,被西藏相关部门采纳。
建立了西藏农田、草地、公路沙漠化土地治理示范区。①根据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提升高原生态质量为目的,从综合防治与高效利用出发,开展了包含有工程、生物与综合管理等措施的农田、草地、公路等西藏沙漠化土地防治的试验及应用示范,创新了西藏高寒地区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的防治技术模式,防治成效显著,为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典型范例,推动了重点地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②建立了日喀则江当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及试验示范区、藏北高原退化草地修复推广示范区和八-邛公路沙害工程防治示范区,系统开展了农田、草地、公路等西藏沙漠化土地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及应用示范,至今仍在产生综合效益,指导了西藏重点地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为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典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