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国科学院管理植物园(含与地方政府共管)15 个,总面积为 68 319.7 公顷,占全国植物园总面积的 67%。其中,自然植被面积 59 488.2 公顷,占全国植物园自然植被面积的 78.1%;植物专类园区面积 730 公顷,占全国植物园专类园区面积的 13.5%;植物保育区/苗圃面积达 125.6 公顷,占全国植物园植物保育区及苗圃面积的 12.4%。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已建立了较大规模的人才队伍和较为完善的迁地保护设施,其中组培微繁设施面积已达 11 527 平方米,占全国植物园组培微繁设施面积的 31.4%;种子库面积达 7 690 平方米,占全国植物园种子库面积的 64.3%。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以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引种驯化及其科学研究和资源应用、环境教育、园林园艺为主要任务,已成为中国现代植物园的核心和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引领者,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植物园的重要力量。
2阶段性成果与贡献
中国植物园虽然建设起步较晚,但始终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科学院率先统筹院内资源,组织成立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注重在我国不同生态区域部署植物园(图 2),加强植物园的合作交流,促进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共同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植物学会下属的中国植物园分会、中国环境学会下属的植物环境与植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等行业组织,也为中国植物园的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 年,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启动建设中国植物园联盟;2017 年 2 月,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作为联盟协调小组成员参与指导中国植物园联盟工作。中国植物园联盟现有 118 家植物园成员单位,旨在促进植物园科学发展和规范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植物园已经开创并摸索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植物园事业,并在世界植物园占有一席之地。
(1)强调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目标
为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园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探索我国本土植物物种保护的方法和有效途径。1956 年,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等积极倡导下,中国科学院根据《1956—1967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会同中共广东省委、省林业厅把原属国营高要林场的 17 325 亩鼎湖山林场单独划出,率先在广东鼎湖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从此拉开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的序幕。
中国植物园联盟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实施“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通过持续开展野外调查,每年动态更新各地区本土植物受威胁等级变化数据;综合应用保护生物学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如迁地保护、就地保护、建立保护小区、野外回归、科普教育等方式,推进我国本土植物的清查与保护。据统计,我国 162 个植物园迁地保育维管植物约有 396 科、3 633 属、23 340 种(含种下等级),其中我国本土植物为 288 科、2 911 属、约 20 000 种,分别占我国本土高等植物科的 91%、属的 86%、物种数的 60%;迁地保育濒危及受威胁植物的数量约 1 500 种,约为我国记载的濒危及受威胁植物物种数量的 39%;建立了 1 195 个植物专类园区,对我国本土植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依托活植物收集专类园区开展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尤其在植物生理学与生态学、遗传改良与品种培育、植物资源评价、植物多样性保育研究等方面。2011—2018 年,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出版专著 235 卷(册),在国际刊物发表科学论文 7 320 篇(图 3),约占同时期世界植物园发表论文数量的一半。中国植物园还积极参与“中国迁地保护植物大数据平台”项目。目前已建设完成“植物园机构信息数据库”,初步建成“中国植物园联盟植物信息管理平台(PIMS)”并在 40 个植物园推广使用。此外,搭建、共享“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数据”等,为掌握战略植物资源的储备情况、针对性地指导我国本土植物保护和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
图3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2011—2018年专著、专利及 SCI论文产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