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园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0-01-22 10:53:4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焦阳 邵云云 廖景平等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中国植物园,中国植物园联盟,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植物园是指拥有活植物收集区,并对收集区内的植物进行记录管理,使之可用于科学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的机构。经过近 500 年的发展,植物园已成为开展植物多样性研究、物种保育、环境教育及资源利用的重要基地。根据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数据统计,全球现有植物园约 2 119 个,目前共保育了各类植物至少 105 634 种,约占全球植物总数的 30%,并保护了超过 40% 的已知受威胁物种。面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重大挑战,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原则。中国植物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野生战略性植物资源保护的主体。通过加强我国植物园体系的整体协同与合作,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世界植物园发展和植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板”。本文对中国植物园现状进行评述,并提出了未来中国植物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中国植物园发展现状


图1 中国植物园(树木园)隶属关系

1. 发展历程

中国园林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现代植物园的建立是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之后形成的。20 世纪初,中国通过西学引进始建一批现代意义的植物园,如熊岳树木园等。据中国植物园联盟调查统计,我国现在共有各种类型植物园(树木园)162 个(图 1),主要行政隶属管理单位有科技部门(含中国科学院)、教育部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林业部门、园林部门、农业部门、医药部门,并且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下简称“港澳台”)也建有多个植物园;这些植物园覆盖了我国主要气候区,分布于边缘热带地区(32 个)、亚热带地区(68 个)和温带地区(62 个)。就现阶段而言,企业开发管理的植物园呈增长趋势。不同隶属关系的植物园其功能和定位不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园林园艺及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

1934 年,我国建设了首个科学植物园——庐山植物园。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在植物园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1964 年先后启动建立了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树木园(1955 年)、华南植物研究所(1956年,现“华南植物园”)、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1956 年)、鼎湖山树木园(1956 年)、武汉植物园(1956 年)、桂林植物园(1958 年)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959 年),并开展了南京中山植物园(1954 年)和昆明植物园(1955 年)的恢复重建。1980—1994 年建立了深圳市仙湖植物园(1983 年)和华西亚高山植物园(1986 年)。自 1995 年以来建立了秦岭国家植物园(2001 年)和上海辰山植物园(2010 年)(图 2)。

图2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分布

1  2  3  4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