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中科院 70 年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2-24 11:55:1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白春礼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历程,建设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体跃升、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2013 年 7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视察的首个科教机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勉励中国科学院要“发挥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不断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思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四个率先”要求,中国科学院实施了“率先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先导专项”),实行研究所分类改革,加强科研战略布局,推进机关科研管理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培养与引进系统工程,开展国家高端智库试点等。中国科学院还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将其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开始招收少而精的本科生。中国科学院各项事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呈现出崭新气象。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先导专项和四类机构建设,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当时竞争性经费比例过高、建制化和多学科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突出问题,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于 2011 年开始启动实施先导专项,并分为 A、B 两类。A 类先导专项侧重于突破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关键核心科技问题,B 类先导专项侧重于瞄准新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方向和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前沿方向。2019 年,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卡脖子”问题的紧迫需求,又启动了 C 类先导专项。通过组织实施先导专项,中国科学院在若干重大创新领域和重要前沿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成果,比如“墨子”号、“悟空”号等空间科学系列卫星(图 8)、万米深海深渊探测、量子纠缠、中微子振荡等,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制化、多学科综合优势,进一步提升了解决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的能力。

图 8 系列空间科学卫星

为巩固、深化先导专项打下的基础、形成的优势,2014 年,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了研究所分类改革,全面推进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四类机构”建设。中国科学院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组建了空间科学、深海、空天信息、量子科学、药物等一批创新研究院,进一步强化了在相关重大创新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总体和系统能力。择优遴选了一批重要前沿方向和优秀科研团队,建设了一批卓越创新中心,打造“基础研究特区”,目前已经产出克隆猴、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中国科学院以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依托,在重点区域布局建设若干大科学研究中心,力争打造成国家在相关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同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建设了一批特色研究所,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迫切需求。通过四类机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科学院科研布局的结构性、功能性和灵活性、可塑性,形成了对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快速响应和有效支撑。

<   1   2   3   4   5   6   7   8   9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