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冰川灾害

发布时间:2019-12-09 11:28:53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邬光剑 姚檀栋 王伟财等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冰川变化,气候变暖,冰川灾害,灾害风险

主要冰川灾害的近期变化趋势

气候整体上的变暖、变湿导致冰川灾害增加

从整体上看,冰川主要发育区的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这些地区近期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变暖、变湿。近 50 年来青藏高原的变暖幅度超过全球同期平均升温率的 2 倍,达到每 10 年 0.3℃—0.4℃;而降水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每 10 年增加 2.2%。天山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近 50 年来整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约为 0.13 mm/a;而气温自 1961 年以来,一直处于升温状态,速率为 0.027℃/a。

“变暖”增强了冰川融化,使得冰体温度升高;而“变湿”则增大冰川的物质积累,加快冰川运动速度。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过去相对稳定而且运动速度相对缓慢的冰川,已经变得更加不稳定,并有可能出现大幅度的剧烈运动和强烈的消融,进而导致各种冰川灾害的发生。2016 年和 2018 年,在西藏阿里地区和藏东南地区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冰崩事件。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该区冰川以极大陆型冰川类型为主,一般认为这一类型的冰川较为稳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差;而藏东南地区是海洋型冰川发育中心,冰川呈现高消融和高积累的水分转换特征,冰川冰温较高而且运动速度快。这 2 种类型截然不同的冰川连续发生冰崩灾害事件,很可能说明目前青藏高原的冰川整体上处于不稳定状态,灾害发生概率与空间范围正逐渐增大。通过 Landsat 遥感影像,提取了1990—2015 年喀喇昆仑山 27 条冰川逐年的运动速度,发现冰川跃动发生的第一个集中时段是 1992—1996 年,第二个集中时段是 2004—2008 年,而且第二个时段的冰川跃动总体频率与第一时段相比更高。整体来说,1990—2015 年间喀喇昆仑山跃动冰川的发生有准周期性规律,并且跃动冰川的发生频率呈升高趋势。

近期的气候变暖加剧了冰川消融,使得冰湖出现了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的趋势。根据统计,喜马拉雅地区面积大于 0.0081 km2的冰湖数量,从 1990 年的 4 549 个增加到 2015 年的 4 950 个,冰湖总面积增大了约 14%。而在整个第三极地区,冰湖(面积>0.003 km2)的数量从 1990 年的 4 602 个增加到 2010 年的 5 701 个,而总面积则从 553.9 km2增加到 682.4 km2;与冰川相连的冰湖因为冰川融水增多,面积增加更大且更快。未来一段时间内,帕隆藏布流域的冰湖溃决可能处于活跃阶段,其形成和暴发也将更加频繁。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冰湖数量增加,面积扩张,这一趋势近期还将持续,但近期冰湖溃决洪水的频率是否在增加还缺乏明确的结论 。有观点认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喜马拉雅山地区冰湖溃决洪水的发生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冰湖扩张导致冰湖水量的增加,这就增大了溃决的可能性以及溃决后的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进而增大了危害程度。因此,由于冰湖在数量上和面积上的增加,表明其溃决的风险程度在增加。

在藏东南地区,冰川的强烈消融发生在夏季,而此时也是降水集中的季节,二者的叠加增强了供水强度,有利于冰川泥石流的发生。伴随着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退缩加强,夏季冰雪融水的供给量也会增加,有利于激发泥石流的发生。同时,变暖也使得冰川热力性质改变,这为大规模冰块的崩塌和冰湖溃决提供了重要条件;变暖还引起冰川侧面岩石的压力环境产生变化,容易发生冰崩或冰湖溃决,进而诱发冰川泥石流。整体来看,变暖使得冰川泥石流趋于活跃,呈现暴发频度增加的趋势[22]

从青藏高原冰川灾害的统计结果来看,近期冰湖溃决洪水事件、冰川跃动事件、冰川泥石流事件 均有增加的趋势,而冰崩则是近期出现的新型灾冰川害。因此,从整体上看,近期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冰川灾害呈现出增多的趋势。

<  1  2  3  4  5  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