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在东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挑战和建议

发布时间:2019-09-17 10:58:1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振国 温珂 郭雯 于贵芳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科研机构,东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

相关建议

综上来看,科研机构在东北地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虽有差异,但也存在内在联系。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问题是东北地区原有发展路径的现实结果,而当前经济长波中出现的转折点为打破原有发展路径提供了可能;东北振兴实质也就是要适应当前的技术-经济范式,构建新的发展模式,解决中观和微观层面问题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研机构推进东北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从短期、长期两个方面考虑。

短期来看,科研机构需要从当前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转移转化方式。通过与东北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协商,并根据当前新兴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情况,制定重点产业创新升级方案,充分利用非市场化的网络和组织能力,克服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整合相关科研资源,共同攻关,提高转化的系统性、协同性。长期来看,科研机构需要从实现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角度,考虑助推东北地区完成必要的“社会结构的积累”,促进系统转型。

从全球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些大学或研究机构确实在区域的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对匹兹堡市的发展、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对坦佩雷市的发展等。基于这些区域转型成功的经验来看,科研机构可以在以下 3 个方面着力发挥作用。

发挥知识纽带作用,引入发达地区的创新资源。充分利用科技、产业、资本网络,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纽带,引进发达地区的产业、金融资源,并通过引入新型机构,将发达地区先进的企业运作模式、产业组织模式等引入东北地区。

构建广泛合作网络,推动东北地区重塑协调机制。围绕东北地区转型发展,与企业、大学和政府构建深度合作网络,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开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广泛协商,促进不同部门的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共同研究区域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区域新的发展计划,重塑区域社会网络和协调机制,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本地长期投资和机构专业化发展。

促进区域内外企业深度合作,加快形成新技术-经济范式。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创新网络中的桥梁、中介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东北地区企业与区域外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改造传统产业。通过这种切实合作,推动本地科技、产业、金融等机构行为模式的转变,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领和带动东北地区发展观念的改变,推动制度变革。(作者:李振国,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温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郭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于贵芳,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