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之探究

发布时间:2019-09-17 10:58:1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朱昱 赵千 吴晓东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外籍院士制度,外籍院士,国际交流,工程科技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

维斯特支持组建中美联合咨询组,开展“中美两国四院能源未来与城市空气污染研究项目”“中美两国四院可再生能源咨询研究”“中美英三国六院合成生物学系列研讨会项目”。牟德、道琳支持实施“中美工程前沿研讨会项目”“中美全球重大挑战学者计划”和“中美英全球重大挑战论坛项目”,对工程前沿问题的研究进行交流,通过寻找解决方案来实现全球共同可持续发展目标。道琳还支持中英两国工程院在牛顿基金框架下共同开展“中英创新领军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帮助中国优秀科研和初创企业人员提高创新成果商业化的能力。雅克 · 刚促成建立了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中国工程院与法国医科院年度医学研讨会”和“赛维雅”奖。该奖用以表彰在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及管理领域,以及为中法医学科学合作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工程师、医生和科学家。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资助“为亚洲和非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农业科技扶贫项目,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分享中国的优良水稻品种、种质和生产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 612 万公顷,令 160 万农户收入显著增加。

参与对华团队学术合作、为我国培养人才

外籍院士协助我国培养人才,在与国内院士的学术交流中共同开展了优秀项目。例如:霍信斯基与徐滨士制造业专业团队架起了友谊桥梁;埃罗斯瓦米和邬贺铨在信息技术方面,瑞迪和潘云鹤在人工智能方面有长期合作,为我国高端智库建设提供政策建议;邓文中设立了“邓文中”奖学金,长期资助重庆贫困学生上大学,培养工程科技后备人才。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入选条件之一是有外国国籍,而不论其长期工作地是在中国或国外。2017 年新增选 18 位外籍院士中有 3 位——博伊德、李文沅、莱蒙的长期工作单位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重庆大学、郑州大学。他们在当地积极开展专业领域科研项目或成果产业化工作,机制性地发挥了他们在学术交流、战略咨询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  1  2  3  4  5  6  7  8  9  1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