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语与启示
一个持续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上下联动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合作机制。从 IMEC 案例提供的国际经验中可以看出,国立科研机构需将战略性核心平台作为一个核心角色,深度联结产学各方协同攻关重大源头技术,分享前沿突破带来的利益,构建面向产业前沿突破的高效创新生态。
在体制顶层设计方面,国立科研机构必须进一步明确其核心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坚定其在核心技术攻坚体系中的战略平台定位,实现分散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促进松耦合参与者间的开放式聚合与深度对接。在技术选择上,国立科研机构应重点承担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的主要战略任务,而不应和产业合作伙伴在商用市场上争利,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主航道”中,形成有效的战略领位和卡位。
在机制设计方面,国立科研机构要建立对知识产权等成果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机制。在重大项目实施前,对可能的利益冲突进行研判,并通过透明制度设计进行预先规范;根据产出来源和贡献程度对关键知识成果的归属进行明确划分,充分考虑各个创新参与方的核心利益关切。国立科研机构要以雄厚知识积累、高水平研发设施和权责清晰的合作规则,对产业研发伙伴形成强大的平台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伙伴的贡献热情和创新潜能,彼此信任而能“并肩前行”,从而有力地推动前沿技术面向商用化持续改进和创新突破,这才使得“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总之,在错综复杂的外部新形势下,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需要我们把握大势,坚定攻坚信心,认真思考在科技攻关组织机制创新的经验以及面临的各种新的挑战。中国科学院等国立科研机构应该进一步探索重大技术突破的组织模式创新,树立核心平台思维,战略性牵引各类创新主体形成深度的创新协同和资源整合,从而有效发挥建制化优势,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升我国核心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突破“卡脖子”短板,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作者:陈凤,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余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甘泉,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张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