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7 10:58:1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贺宁馨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中美经贸摩擦,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制造

专利多而不强,集中在应用技术领域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研发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专利多而不强,绝大多数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工业机器人排名前十的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小类分析,结果如表 1 所示:目前,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领域,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IPC 小类排名前三的专利申请分别是“机械手”(B25J)、“钎焊或脱焊”(B23K)、“运输或贮存装置”(B65G)。但是在高端技术——“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领域,中国的技术较为薄弱。比较“机械手”“电数字数据处理”2 个技术领域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专利累计申请量:截至2018年,“机械手”小类五国的相关专利累计申请量排名依次是日本、中国、韩国、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的申请量远多于美国、德国、韩国。“电数字数据处理”小类,五国的相关专利累计申请量排名依次是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德国;美国的相关专利最多,中国的相关专利低于前三名国家,仅略多于德国。

目前,中国在应用技术领域的产业比较优势比较明显。表 1 中的专利排名反映了各国家产业的比较优势。对于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优势最强的 3 个国家是日本、美国、中国,但这 3 个国家的发展战略、特色之处存在明显差异。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2016 年,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占据了全球供应量的 52%。日本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基本在全产业链上都有布局且技术优势明显,其技术发展的系统性、全面性强于中国、美国。中、美两国受制多重因素的限制,目前只在工业机器人的特定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美国主要是在基础研发领域——工业机器人芯片、电数字数据处理等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中国主要是在应用技术——焊接、热切割、激光加工和运输或贮存装置等应用领域保持领先。

<   1   2   3   4   5   6   7   8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