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释放创造力解决“卡脖子”与“卡脑子”问题

发布时间:2019-06-24 13:42:5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赵军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高福,创造力

《院刊》:政府、社会、科研机构、科学家个体等不同主体在科学的“创造”和“谨慎”方面各自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形成一个更好的互动机制来重塑科学释放创新潜能?

高福: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创造力危机》一书中得到一些启发。该书针对美国科研现状和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一方面,科技界不同主体在开展科学活动时的过度“谨慎”,成为了极大限制和影响“创造力”的桎梏;另一方面,某些科研主体的不谨慎,又将创新推向另一种极端,上升到科学伦理进而对创新产生新的羁绊。在塑造科学创造力的不同角色中,以社会(政府)为代表的“谨慎”一方,在资助了30%的研发和超过半数的基础研究的同时,也把科学家和他们的工作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大学等研究机构为代表的组织机构,在用科学研究塑造了其品牌价值、形成良性循环以后,其所获得的财力和声望能否驱动创造力的革命性创新仍不得而知;以科学家为代表的个人,是否因求知欲而从事科学研究,而不是迫于生计或追求安逸与金钱也对创造力的实现影响甚大。社会中有各种激发新发明的因素,包括增强国防、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拉升刺激经济等,但是,对于政府、社会和科研机构而言,财务预算的有限性和关注短期的成功使得科学研究不得不趋向于谨慎,造成了对强调颠覆性创造力的不足。

要破除这种局面,社会、科研机构以及科学家个人就要在促进颠覆性创造中共同发挥作用。这包括广泛地提供和挖掘经费资源,建立透明的优先资助规则,以及为真正有天赋的科学家从事颠覆性研究提供充分空间,科学家获得认可或荣誉后重新出发的“清零”思想等,因为获得了足够声誉并有相当影响力的科学家往往容易故步自封、不愿去“创造”新思想、开拓新领域。还要聚焦社会最为关切的研究问题,从总体上营造出一种既鼓励自由探索,同时又高度包容科研失败的良好环境。

另外,我在这里提出一个“4C理念”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种互动机制。“4C”,即Competition(竞争意识)、Cooperation(合作意识)、Communication(沟通意识)和 Coordination(协调意识)。社会要发展,科技要进步,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能动性,也就是要有竞争意识;然而,个体的争夺不休又会对科技进步产生阻碍,这就要求要有合作意识;当竞争和合作同时存在,就必然少不了沟通的帮忙;而如果双方的沟通不能调和,那第三方的协调就变得十分必要了。

<  1  2  3  4  5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