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与拉丁美洲的十年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

发布时间:2018-12-18 17:07:3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余艳 葛学军 任海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国际合作,拉美,生物资源,多样性

项目成效、未来思考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 2008 年曾经做过“中国人心目中的拉丁美洲”调研,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拉美基本情况的认知度整体上偏低,了解也不多。总体来说,2008 年以前我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相互了解是不够的。查阅我国 2008 年以前在拉丁美洲生物多样性方面合作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历史原因,拉美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由欧美国家进行。欧美历经了 500 多年对拉美国家生物资源的采集和研究,各大标本馆都收藏了大量来自该地区的植物标本。近 50 年来我国在引种及迁地栽培保存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据初步统计,我国主要植物园从世界 62 个国家和地区引入约 1 200 种植物,由于历史、地理位置以及科技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迁地栽培的国外植物主要来自亚洲、特别是东南亚,而对植物资源丰富的拉丁美洲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国家和地区的引种还处于很薄弱的起步阶段。

2008 年华南植物园从零起步,克服了信息来源少、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大等各种不利因素,走出了拉美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的第一步。经过 10 年的努力,从最初的沟通交流、人才培养、加深了解、获得信任和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到联合野外科学考察、标本采集、联合实验室的建设等,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拉美青年科研人员交流与培训

2009—2017 年,华南植物园成功举办 5 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国际培训班”,为拉美国家培训了 40 多名青年科研人员。通过国际培训与交流,增进了我国与拉美国家科技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学员较好地掌握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扩大我国科技和文化的传播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通过培训交流,还扩大了我国在拉丁美洲科技人脉资源,对未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种质资源收集等项目合作提供了基础。

共同开展了大规模野外调查

10 年期间,华南植物园对亚马逊流域上游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和安第斯山脉高山植被情况进行本底调查。对秘鲁 Ancash 省的 Huascaran 国家公园,中部 Pasco 省的 Yanachaga-chemillen 国家公园,San Ramon 附近热带雨林,Puerto Maldonado 附近的 Tambopata 国家自然保护区,Amazonas 地区的 Abra Patricia-Alto Niev 保护区,San Martin 地区的 Alto Mayo 保护区,Cusco 周边安第斯山脉高山植被情况及对秘鲁 Lomas 生态系统进行了植被和植物资源的考察和采集。与合作方共同采集植物标本 3 000 余号累计 8 000 余份,拍摄各类植物、植被及生境照片 20 000 多张,双方共同参与调查的科研人员近 70 人次。此外,还对厄瓜多尔 Galapagos 群岛、哥伦比亚 Cartagena 海岛植被、智利南部植被、巴西竹类资源等进行了初步调研,并合作出版专著 1 部。

建立了国际合作平台

2015 年 5 月 22 日,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圣马可斯大学关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秘鲁圣马可斯大学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协议书在秘鲁总统府正式签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时任秘鲁总统乌马拉一起见证了签字仪式。华南植物园黄宏文和余艳出席了签字仪式。2016 年 9 月,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歌在华南植物园任海主任陪同下一行访问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并为该实验室挂牌。

华南植物园正在建设中的拉美专类园,收集、引种了一批来自拉美国家有经济价值的物种资源,可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种质资源。

<  1  2  3  4  5  6  7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