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锋:用植物搭建起中非合作的“绿色桥梁”

发布时间:2018-12-18 17:07:3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张帆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植物,非洲,合作,生物学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个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共同开展非洲植物物种研究的想法在王青锋的脑中越发清晰。经过多年不间断的沟通和推动,2009 年,通过 Robert 的联络协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下简称“武汉植物园”)与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的合作关系基本确定;2010 年,双方正式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Robert 担任项目框架下设于该校的中-非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王青锋开辟了中非生物多样性领域合作研究的先河。

随着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期待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强劲的自我发展能力,而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正如卢旺达国立大学的教师 Fabien Rizinjirabake 所说,希望在“植物资源保护的能力建设”方面与中国进行合作。

来自非洲不同国家的大学教师 2011 年 4 月份来华参加了武汉植物园组织的“东非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高级培训班”。这个为期两周的培训共汇集了来自中、东部非洲地区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卢旺达和马拉维 6 个国家 22 名相关专业的大学教师。

这是武汉植物园和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为了帮助非洲国家培养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开展的合作项目。这次培训得到了非洲学员的一致称赞,很多学员第一次接触了分子标记技术、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技术。卢旺达国立大学教师 Fabien Rizinjirabake 说过:“在武汉植物园见到的分子分析设备让我很吃惊,而且我注意到这些设备都是中国自己生产的。这是科研的关键一点,而你们国家已经实现了。”

埃塞俄比亚学员 Hirut Assaye Cherie 最感兴趣的课程是基因组学和入侵生物学。她说,埃塞俄比亚植物资源丰富,但是目前该国植物生物多样性由于各种原因正面临威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入侵植物的泛滥。通过学习这些课程,能够了解如何保护本地物种不受外来物种的破坏,如何保持本地物种基因库。

<  1  2  3  4  5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