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00 年前,汉与古罗马以及西域诸国经济交往形成的商贸通道,自汉唐至明清,不时在使用。随着时间推移与世界变化,这条当时最大的国际商贸大通道留下了巨量的人类活动痕迹,在不同时代、不同路段被冠予“茶叶之道”“玉石之道”“皮毛之路”“瓷器之道”等,德国人费迪南德 · 冯 · 李希霍芬命名的“丝绸之路”则让人对这个商贸通道产生无限遐想,从而声名遐迩、传播全球。
自清代以来,外国人曾多次来华进行地理、地质、矿产考察与调查,其中包括调查这条跨越东亚-欧洲的商贸通道。他们在华的“调查”“勘测”“考古”基本没有依法向中国官方报备,调查结论也随其所欲地提交政府。由于在考古技术、方法与知识等方面的落后以及国力的式微,中国人对这些发生于自己国土上的调查、考古,基本上是靠边站、很难参与,更不要说起什么主导作用。在 20 世纪初之前,中国考古的“荣光”皆是外国享用。每当想起这段历史,对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从事空间考古的王心源研究员来说,心总是隐隐地痛。
丝绸之路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兴衰起伏。丝路畅通带来的是沿线国民的富裕,世界的和平;丝路的阻隔导致经济衰微和战争。在新的时期,中国倡导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又将给千年丝路带来怎样的命运转折?
发挥高新技术优势,用空间考古发现丝路新的考古遗存,用现代技术去保护好珍贵遗迹,用心讲好过去的故事,开展沿线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用科技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是王心源研究团队在“一带一路”研究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