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 助雄安新区建设目标实现

发布时间:2017-12-15 20:04:2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葛全胜 杨林生 等  |  责任编辑:马骅
关键词: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压力,调控与提升对策

       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提升方向

现有生产生活模式下,新区 3 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自然上限;未来新区建设将进一步加大区域资源环境压力;要实现新区建设目标,必须科学调控、提升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针对水资源短缺、地表水质污染和洪涝灾害风险等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限制因素,提出 4 点对策建议。

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调控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坚决实施非首都功能疏解措施,并将雄安新区人口规模控制在 500 万以内,防止出现北京人口未减而新区却聚集数百万人口现象;发展低耗水、无污染现代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

多途径调水,适度控制湿地和森林面积,提升水资源承载力。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可向新区调水 4 亿立方米,如实施“人口疏解+调水指标”同步政策,每年另增加调水 1.5 亿—2.3 亿立方米(图 15);上游水库、“引黄济淀”每年为白洋淀注水 2.6 亿立方米;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后,每年可减少用水 1 亿立方米。以上途径综合实施,每年可增加水资源量 9 亿—10 亿立方米。此外,应实施非常规水源利用政策,拓展供水渠道,按“海绵城市”理念建设新区。新区水面年均蒸发量 1 124毫米,约为降水量的 2 倍。为减少蒸发损失,湿地面积应控制在 400 平方公里。森林面积不宜过大。新区森林年均蒸散量 550 毫米,与降水量相当,草地年均蒸散量约为森林的 3/4。新区绿化应林草结合,森林覆盖率宜控制在 35% 以下,并将有效减少蒸散作为条件纳入森林布局规划。

加大减排治污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首要任务是保护白洋淀。将整个白洋淀纳入新区管辖,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新区污染物不超过目前水平的 20%;围绕淀周建设 1—2 公里森林带,稳定维持湿地面积 350 平方公里。在白洋淀周边和河流两岸规划建设生态廊道;结合新区功能布局,科学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提高防洪标准,科学选址建设项目,规避洪涝灾害风险。按 100 年一遇防洪标准,对千里堤、新安北堤、四门堤、障水埝、淀南新堤进行建设(图 16)。对白洋淀上下游河道实施疏浚和河堤加高工程,在白洋淀内实施开卡除堼工程。按 200 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城市项目。建立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选址优先考虑新区西北部地区,以防范洪涝灾害风险。如启动区选址不变,则应将“地面垫高 3 米”作为建设条件纳入规划。


 

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到三点结论。

一是雄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但如维持现有的生产、生活、生态模式,新区 3 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自然上限。主要限制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地表水质污染,洪涝灾害风险。

二是新区规划建设将显著加大新区资源环境压力。当人口规模达到 300 万时,城镇建设和产业用地分别为 485 和 100 平方公里,年用水 8.1 亿立方米,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减少 60%。当人口规模达到 500 万时,城镇建设和产业用地分别为 670 和 130 平方公里,年用水 11.6 亿立方米,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减少 90%。当发生 100 年一遇洪涝灾害时,两种情景下分别有约 1/3 和 1/2 的建成区存在洪涝灾害风险。

三是实现新区建设目标,需科学调控、提升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具体方向包括:新区人口规模控制在 500 万以内;多途径调水,适度控制湿地和森林面积;加大减排治污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防洪标准,科学选址建设项目。

从百年尺度看,影响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口规模、供水能力和环境质量;千年后,确保雄安新区是否能够成为我们这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则依赖于华北资源环境系统弹性幅度和新区灾害风险防范能力。要把新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和开放发展先行区,仍需统筹谋划,提出系统化、详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优化提升方案。当务之急是进一步细化水土资源评价、环境污染整治、洪水灾害模拟、城市发展预测、产业结构规划、生态建设策略等 6 个方面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规划,从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合理控制资源环境压力两方面入手,彻底破解新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地表水质污染、洪涝灾害风险等内附与衍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作者:“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调控提升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1  2  3  4  5  6  7  8  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