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牵头推进建设“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

发布时间: 2017-05-11 13:00:1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中科院  |  责任编辑: 张昊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中国科学院发挥科技国家队的率先引领作用,主动谋划、牵头策划、总体协调、战略整合集成已有国际合作布局,牵头组织“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科学院及其科研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6年 11月7—8 日,由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巴基斯坦科学院、波兰科学院、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斯里兰卡卢胡那大学、国际山地中心、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等 12 家单位共同发起主办的 2016“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近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 350 余名中外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其中外国学者和专家 160 余人。参会的还包括荷兰国家科学院、埃及国家研究中心等 14 家科研机构的领导。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发来贺信;会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对会议成功举办专门批示、高度肯定中国科学院卓有成效的工作。“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实现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实现了中国科学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的战略框架初步搭建成功!

“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目前包括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以及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区域的22家国立科研机构。联盟章程、运行机制及组织架构等均已初步形成,首届联盟大会正在有序筹备中,联盟预计于2017年正式成立。

大会以“携手科技创新,促进协同发展”为主题,设立了大会特邀报告会、大会专题讨论会、由 20 余家国家科学院和国立科研机构领导和代表参加的闭门圆桌会议及四个与“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密切相关的主题研讨会,分别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先进适用技术与绿色发展”“疾病与健康”“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会代表就科技创新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需求,如何开展务实的国际科技合作以应对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科技挑战,如何对接彼此的科技发展机会以及建立“一带一路”发展国际科技治理新模式和新机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

此次研讨会无论从参会国家科研机构的数量、外国学者的参会数量,到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实现的具体效果和目标,都远超预期。

会议取得如下成果和共识:

与会中外各领域科学家和学者对我国政府提出的旨在推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和宏伟目标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外国科学家表示,愿意积极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去,愿为科技创新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实现科学、绿色、和平发展做出贡献。刘延东副总理的贺信,会议安排的“一带一路”倡议专题报告以及播放的有关宣传片对外国学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学者和专家的极大反响。

与会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是沿线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各种发展挑战的核心手段,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理应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中的优先合作领域。科研机构,尤其是国立科研机构应在推动科技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共同组织开展战略咨询、国际研究计划,携手解决实际发展问题,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议发布了联合声明。通过闭门会议讨论,与会的20多个国家科研机构的领导就多项事宜达成共识,共同签署发布了《北京宣言》。《宣言》除强调了上述两点共识外,进一步明确指出将致力于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科技组织间的长效协调和合作机制,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设立相关工作组,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领域和在资源、环境、经济、民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共性科技挑战,组织、支持和实施国际科技合作研究计划。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