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 2016-11-18 09:24:53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虔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康艳兵,发改委

记者:为实现碳强度下降18%的约束性目标,《方案》对重点领域的工作任务做了哪些部署?

康艳兵:“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仍然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工作。《方案》对能源体系、产业经济、城乡发展等重点排放领域低碳发展的任务措施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能源领域,要求低碳引领能源革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明确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要求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比2015年下降15%的同时,要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基本形成以低碳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的能源发展格局。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减缓能源消费增速的同时,《方案》对能源结构优化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控煤、提气、发展非化石能源”进行了工作部署,要求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动煤炭消费提早达峰,到202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0%左右,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15%。同时,明确要求2020年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时以内,采用碳排放效率标准推动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产业领域,要求打造低碳产业体系。首次明确把低碳发展作为新常态下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加强控制工业领域碳排放,到2020年推动部分重化工业实现率先达峰,工业生产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趋于稳定,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为实现“2030目标”奠定良好基础。《方案》也对企业提出了要求,排放企业要加强碳排放管理,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实施低碳标杆引领计划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到2020年主要高耗能产品单位产品碳排放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城乡发展领域,要求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明确提出在城乡规划中要落实低碳理念和要求,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鼓励编制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达到50%,公共建筑要加强低碳化运营管理,农村地区生活用能方式要向清洁低碳转变,要开展零碳排放建筑试点示范。要求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低碳物流,完善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深入实施低碳交通示范工程。首次提出要研究新车碳排放标准,采用“百公里碳排放”指标推动汽车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到2020年,营运货车、营运客车、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5年分别下降8%、2.6%、7%,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5年下降12.5%。

除了上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工作部署,《方案》还在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及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方面对相关领域提出了要求。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在农业领域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要达到峰值;在工业领域提出重点工业行业要制定实施控制氢氟碳化物排放行动方案;在城乡建设领域提出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低碳化处置等甲烷排放控制措施。增加碳汇方面,提出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达到16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等要求。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方面,要求在煤基行业和油气开采行业开展规模化产业示范,在工业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记者:除了对重点排放领域的低碳发展任务进行了部署,《方案》对区域低碳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

康艳兵:一是把全国碳强度下降约束目标分解到了省级区域。《方案》综合考虑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战略定位、生态环保等因素,分类确定了省级碳强度下降目标。“十三五”期间,要求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碳强度分别下降20.5%,福建、江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分别下降19.5%,山西、辽宁、吉林、安徽、湖南、贵州、云南、陕西分别下降18%,内蒙古、黑龙江、广西、甘肃、宁夏分别下降17%,海南、西藏、青海、新疆分别下降12%。

二是提出部分区域率先达峰的要求。提出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碳排放率先达峰,鼓励其他具备条件的区域提出峰值目标和实现路径,在部分发达省市研究探索开展碳排放总量控制,从而为欠发达地区腾出合理的发展空间。

三是提出支持贫困地区低碳发展的举措。提出将低碳发展纳入扶贫开发目标任务体系,制定支持贫困地区低碳发展的差别化扶持政策,形成适合不同地区的差异化低碳发展模式。建立扶贫与低碳发展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开展低碳产业和技术协作。推进“低碳扶贫”,倡导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开展低碳扶贫活动。

四是提出创新区域低碳发展试点示范的要求。提出通过深化开展不同区域层面的低碳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以碳排放峰值和碳排放总量控制为重点,将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探索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将国家低碳城(镇)试点由当前的8个扩大到30个。深化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将试点扩大到80个园区,组织创建20个国家低碳产业示范园区。推动开展1000个左右低碳社区试点,组织创建100个国家低碳示范社区。选择条件成熟的区域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到2020年建设50个示范项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