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坚信中国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 2016-10-15 15:50:3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徐林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郝福满,世界银行,脱贫攻坚看中国,脱贫攻坚,减贫,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16年10月17日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中国第三个“扶贫日”。减贫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全球减贫贡献了70%的力量,中国是如何做到的?中国的扶贫经验能否移植到其他国家?仿效中国的做法就能发展和减贫了吗?中国提出2020年前实现最后55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达到这一目标面临着哪些挑战?目前中国与世界银行在减贫方面的合作项目,对比从前出现了哪些新变化?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

记者:郝福满先生,您好!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也是中国第三个“扶贫日”。在此之前,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减贫问题的最新报告。您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报告的详细内容?

郝福满:我想讲述几个亮点。这份报告主要关注减贫和共享繁荣。减贫和平等都是世界银行的目标,前者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25年来,贫困状况出现了显著的改善。1990年以来, 贫困率大幅降低。在1990年,世界人口的35%处于国际贫困线以下,而现在只有10%。实际上2013年是10%,我们的最新数据是2013年的。根据推测,目前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实际上少于10%,贫困人口从10.9亿下降到8亿以下,这是巨大的成就。当然,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减贫工作开始得更早,最显著的成果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且贯穿整个改革过程。从八十年代初以来,中国已使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目前中国贫困人口的比例比较低,(人数)约5500万人。实际上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的贫穷比例甚至更低,所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故事。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董宁摄

记者:中国为千年发展目标的全球减贫贡献了70%的力量。在您看来,中国是如何做出这些成就的?中国的经验是否能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

郝福满:中国减贫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增长。在过去的35年里,中国的总体增长率一直很高,年均在9%以上。这意味着许多人能找到新工作、更好的工作、更有成效的工作,从而摆脱贫困。这是怎么发生的呢?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是从农业,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重要。那时候大部分人口住在农村,大部分人口以农业为生,大部分贫困人口也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极大地推动了减贫事业的发展。不过,改革还意味着更多。后来又开展了城市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快速开放和城镇化,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这意味着许多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改革初期,城市人口比例不到20%,现在这个比例超过了55%。人们找到更有成效的工作,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从而提高了收入,赚到更多的钱。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人口能够迁移,教育政策对于人口能否迁移也很重要。其次,中国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城市可以发展,容纳这些人口,容纳内外资企业,创造必要的就业机会。第三,私营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日益成为经济制度的推动力。私营企业更灵活,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 尤其是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中。我觉得这些都是改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经验能否移植到其他国家?仿效中国的做法就能发展和减贫吗?我觉得并没有那么简单。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中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自己的历史、特殊的国情。不过,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从农业入手,这一点很重要。其他国家的大部分贫困人口也是在农村和从事农业,有些国家面临着和中国类似的问题。强化农民的财产权益,这正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做的,实际上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所有权,人们会在土地上投入得更多,干活更努力,这样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二,投资于人,确保人们有能力从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中获益,或者说人们可以从事比以前更现代化的工作。这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因素,中国做得很出色,其他国家也可以学习。第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就能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经济,创造更有价值和创造力的就业机会,助力人民脱贫。第四个因素也很重要,中国成功地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精准的扶贫措施。国务院扶贫办是一个了不起的机构,我们和他们合作了多年。这个机构的存在表明了对贫困问题的重视。他们制定了精准的扶贫规划,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调整,先是瞄准贫困地区,然后逐渐转向瞄准贫困人口,帮助那些未能从总体增长中获益的人口脱贫。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