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改革:高层“剧透”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15-12-22 10:21:05  |  来源: 上海证券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中小企业板 中央一号文件 供给结构 结构改革 改革重点 结构性减税 美国钢铁

供给侧结构改革:高层“剧透”了什么?

从“三驾马车”的淡化,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提出,近期高层话语体系中的这一微妙变化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

“供给侧结构改革”这个新词在公众听来似很新鲜,但供给侧本身并不是新鲜事。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推进简政放权、“双创”和“互联网+”等一系列动作,实质上都是从供给侧发力的宏观调控举措。

今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料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重点部署。从高层“剧透”来看,减税、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简政放权、“双创”、新兴产业都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标配”

在最近一个多月里,高层为“供给侧改革”频频吹风。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中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

随后,这一名词成为高层在谈及中国经济时的“标配”。

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到,“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15日,习近平在G20峰会上强调要“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17日,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表示,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8日,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发言称,“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12月份,李克强主持召开了两场专家座谈会。两场座谈会上,李克强都提到同一个点:从供需两侧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一时间, “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界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事实上,“供给侧”并不新鲜,就像硬币的两面,有需求就有供给,只是长期以来高层在谈到宏观调控时比较侧重于需求侧,即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现在,高层已经明确要把调控的重点转向供给侧。

这一变化自有其深刻的背景。“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实践证明单纯的需求管理难以帮助中国经济走向复苏。”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指出。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力图通过持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需求。2009年-2010年实施了“4万亿投资计划”、10万亿贷款发放,近两年国家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投资额度都超过万亿。尽管如此,经济下行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十二五”期间)我们一直实行扩大内需的战略和政策,但目前经济还在下行,工业品的价格在持续下跌,企业效益下滑,显然这些问题已经很难再用需求不足来解释了。”

其实,经济增速下行仅是表象,更为严重的是4万亿“强心剂”注入后,产能过剩和债务风险的副作用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

产能过剩到了什么程度?以钢铁为例,美国钢铁协会等9家钢铁组织日前发布一份声明,其中援引经合组织的统计数据称,目前全球的钢铁产能过剩量约7亿吨,而中国的钢铁企业过剩产能约为3.36亿至4.25亿吨。

产能过剩背后是企业大面积亏损。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281.22亿元,亏损企业49家,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将近一半。

钢铁业仅是产能过剩的冰山一角。“现在的产能过剩是资源错配的结果,即我们将太多的资源投向了一些投资回报率和社会需求低的产业。”长江商学院教授李伟对上证报记者说。

与产能过剩相连接的是不断攀升的债务规模。今年8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显示,2014年底,中国经济整体的债务总额达150.0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170%上升到236%,6年间上升65.7个百分点。

剔除金融机构部门,中国实体企业的债务规模为13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157%上升到2014年的217%。这一杠杆率水平比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都要高。

2008年央行曾连续降息4次,2014年底启动的这轮降息降准已有6次。但我们在翻阅各大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调研中小企业负责人时,看到、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仍是“融资难、融资贵”。

值得警惕的资产泡沫、难以承受的政府和企业债务,以及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许小年坦言,“到了这一步,面向需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再也走不下去了。”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