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1月22日,题为“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总第36期)”年度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本次论坛上发布了《2015-2016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称2015年下半年在各类“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改变了上半年宏观经济快速增速下滑的趋势,于四季度逐步趋稳。但由于外需持续疲软以及政策刺激效应的弱化,此番经济趋稳的基础并不扎实,宏观经济总体状况依然疲软。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9%,基本完成了政府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鉴于目前宏观经济的形势,报告预测,2016年GDP实际增速为6.6%,CPI为1.3%,其中个别季度GDP增速可能跌破6.5%。
报告预测,2016年是中国经济持续探底的一年。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政治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将在2016年出现深度下滑,本轮周期的第二个底部在3-4季度开始出现。但是,世界经济是否将在2016年出现二次探底?房地产投资是否会在明年二季度成功反转?中国的债务重组是否能够缓解企业的债务压力?中国存量调整是否能够大规模启动?增量扩展是否足以弥补不平衡逆转和传统存量调整带来的缺口?宏观经济政策的再定位是否有效改变微观主体的悲观预期,并有效化解“通缩-债务效应“的全面显化?新一轮大改革和大调整的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是否得到有效的构建?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并将一起决定着本轮中国经济下行的底部以及底部下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2016年不仅要面对探底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将面临两大类风险:一是微观主体行为整体性变异带来的宏观经济内生性加速下滑的风险;二是各种“衰退式泡沫”带来的各种冲击和系统性风险。因此,必须对于改革动力体系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世界经济的变异以及经济探底进程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等四大问题进行高度关注。
报告指出,本轮经济探底与以往下行期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萧条期有本质性的区别。这就是,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力,在低迷中有繁荣,在疲软中有新气象,在旧动力衰竭中有新动力,在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经过2015-2016年全面培育新的增长源和新的动力机制,中国宏观经济预计将在2017年后期出现稳定的反弹,并逐步步入中高速的稳态增长轨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