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谈如何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

发布时间: 2015-10-31 15:34:38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魏博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十三五 转型改革 可持续发展 中改院,新兴经济体 经济转型 改革

稳效益才能稳增长

“现在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着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可能大家都关心底在何方?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稍微带点经济学理论含义的一个解释,叫做转型再平衡。就是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那个点上的平衡转向一个将来中高速,或者是中速增长另外一个点上的平衡。”刘世锦表示,“我们现在还处在转换的过程之中,所以,现在还面临着比较大的下行压力。我以为,要探索这个底,要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三个条件。一是高投资要触底,主要从需求的角度来讲。二是减产能要到位,主要从供给的角度来讲。三是新动力要形成,这是从未来供给的角度讲。”

刘世锦指出,这三个条件的特点不一样,从高投资来讲,现在我们关注的主要是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从去年开始出现放缓,有人认为是短期调整,我们认为是历史性的拐点。“主要依据是构成房地产70%左右的城镇居民住宅历史需求峰值1200-1300万套住房,这个峰值去年已经达到了,达到以后,房地产的总量就是收缩,房地产投资速度下行是合乎规律的。房地产投资速度已经出现了负增长。我们估计这个负增长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什么时候由负转正,到那个点上,房地产投资的底基本上也就探着了,中国高增长到中增长的点也探着了。我们估计这个点有较大的可能性是在明年年中左右达到。”刘世锦说。

“减产能要到位。这个问题更为复杂,由于需求快速的回落,但是过去形成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供给调整较慢,出现了供大于求,导致了PPI负增长。更具有挑战性的是企业效益的下降,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负增长已经有超过1年的时间,我认为这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这个问题解决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就是要大幅度的减产能。”刘世锦指出,像煤炭、钢铁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行业大概是30%左右,只有把产能减下去以后,重新实现供求平衡,PPI才能恢复增加,企业盈利才能恢复增长,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地区的财政才能恢复增长。“但是现在由于存在体制上、政策上的一些障碍,减产能难度比较大。”他说。

关于新动力要形成。刘世锦认为,一是新的动力还有很大空间,主要是在生产性的服务业领域。但是,再找到过去房地产、汽车、钢铁能够使经济上一个很大台阶,所谓支柱性的产业基本上不可能的。“所谓新动力形成,很大一部分还是追赶性的增长,只是过去我们是数量型的增长追赶,今后是质量型的增长追赶。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过程转换是比较缓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更多的是需要精耕细作。”刘世锦说。

刘世锦指出,创新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目前出现了‘互联网+’这类创新,多数是替代性的增长。比如说,网购增长很快,但是传统的商业增长速度在下降,一些商场已经开始关门了。所以,综合来看,从需求的角度、高投资的回落变量很快,但是减产能、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这两个变量变化是比较慢的。这两个变量如果衔接不好的话,在今后一两年的时间,很可能出现需求下降到某个位置上,应该说这个位置已经到位了,但是企业的效益在下降,企业效益持续一段时间以后,金融风险有可能加快暴露。从而落入低效益、高风险的陷阱,我觉得这是今后一两年需要着力防止的。”

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为重点推动改革

刘世锦强调,在转型过程中,应特别关注企业盈利率,或者企业效益的增长速度。“如果企业盈利保持在适当高的水平上,企业的利润始终是增长的。我们的速度高一点、低一点,问题不是很大,我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企业利润有了,就业就有了,财政收入就有了,风险防范也有基础了,职工的收入也可以提高了。所以,我过去曾经提过一个看法,企业盈利水平的稳定和提高,或者说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核心指标。事实上,只有企业盈利水平保持一个适当的幅度、企业的利润保持一个适当的增长速度,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才是可持续的。”刘世锦表示。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