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护鸟路,护鸟人感化清朝“官方捕鸟人”后代

发布时间: 2015-07-30 08:53:4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渠津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兴富 鸻鹬类 扎龙湿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田阳 让候鸟飞 清朝 鸟蛋

迁徙路上栖息地被破坏
候鸟不得不“改道”

鸟类保护,栖息地是基础。

据了解,全球9大候鸟迁飞路线中有3条经过中国境内,鸟儿们在河流沿岸、河口沙洲、海滨和附近沼泽,觅食、休息。然而,近年来,各地水产养殖、围海工程及湿地围垦的不断推进,对我国的鸟类栖息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中国科学报今年7月17日披露,我国因围垦造田、城市化而丧失的滨海湿地面积约55%,其中滩涂湿地减少超过119万公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这条全球重要的候鸟迁飞路线周边的候鸟栖息地,减少程度是全球所有9条候鸟迁飞路线中最高的。

湿地减少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科学报指出,目前已造成至少33种走这条路线的鸟类陷入濒危状态。

▲王建民 摄

据“让候鸟飞”公益基金项目官员田阳介绍,他们在调研时发现,不少滨海湿地、泥滩被开发得面目全非,一些地方的候鸟栖息地甚至丧失了滨海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候鸟们不得不改变迁徙道路。

“泥滩的消失不仅会让候鸟‘改道’,引起的栖息地的生态危机也会导致本地鸟类的数量急剧下降。”田阳表示。

据了解,每年的9月至11月是候鸟迁徙的季节,今年的迁徙季,“让候鸟飞”公益基金决定开展湿地和候鸟保护行动,对10处围填海工程将开展公益诉讼,力求留住滨海湿地的更多泥滩。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对黄渤海沿海地区仅剩的泥滩进行摸底调查和鸟类生存状况同步调查,发布“民间的生态红线”。

然而,仅靠部分政府相关部门和公益组织的自发保护行动难以形成保护合力,“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法,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湿地的保护迫在眉睫。”田阳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