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50问

发布时间: 2015-05-13 10:27:2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杨多贵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 绿色化 绿色发展

7、什么是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

8、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区四线”是什么?

“三区”是指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四线”是指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绿线是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蓝线是城市规划中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紫线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黄线是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必须控制的(建筑退让高压电线以及城市给水、排水、电信、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控制界线。

9、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规合一”是什么?

“多规合一”是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高度衔接统一,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10、什么是“人类世”时代?

1950年以来人类活动进入“大提速”阶段,地球已经进入全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从1750年工业革命开始到2010年,人类活动已进入“大提速”阶段,地球系统随之发生改变,如温室气体水平、海洋酸化、砍伐森林和生物多样性恶化,且变化的尺度和速度难以估计。人类在全球层面上对这个星球负有新的责任,而1950年左右则是大提速的开始时期。

11、“人类世”时代人与自然情景怎么样?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是造成剧烈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科学家认为由于人类活动,地球的9个界限目前已有4个被突破,分别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地系统变迁、生物化学循环改变,其中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是“核心界限”,每一个界限的显著改变都将地球系统推入一个危险的新状态,如果这两个极限被持续严重超过,很有可能把地球变成另一个世界。

12、全球气候变暖有哪些危害?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13、为什么全球温度上升必须控制在2 ℃阈值之内?

世界科学家们以气候科学为基础,采用经济学成本效益分析的框架,分析比较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预期损失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全球2℃的升温上限。如果人类继续以当前速度排放温室气体,则在未来20年内全球温度上升幅度就会超过设定的2 ℃阈值。

14、为什么说中国对气候变暖更敏感?

2015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发表了题为《科学认知气候 关注气候安全》的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气温平均每十年升高0.23摄氏度,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本世纪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

15、什么是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服务价值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

16、全球生态服务价值有多少?

美国康斯坦扎等人在测算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首先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类子生态系统,之后采用或构造了物质量评价法、能值分析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费用分析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本法、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等一系列方法分别对每一类子生态系统进行测算,最后进行加总求和,计算出全球生态系统每年能够产生的服务价值。每年的总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33万亿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他们的计算结果是: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每年的总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33万亿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

17、什么是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18、什么是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英文: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19、什么是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生态学。1921年,美国科学家Park和Burgess在人类生态学领域中首次应用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