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解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发布时间: 2015-04-14 13:29:18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农业部 张桃林 农业 面源污染 防治工作

张桃林:

再一个是农膜方面,怎么实行农膜的有效回收和处置以及循环利用。我们现在农膜方面,从源头来讲是材料,小于0.008毫米的农膜在广泛使用,甚至还有0.004毫米的农膜,这些农膜都容易老化,而且容易残留在土壤当中。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收储的整个网点和体系建设,同时采取一些有效政策措施,来支持和激励收储和回收利用,当然也包括加强一些研发,包括机械农膜采集收集,还有加工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新型可降解农膜材料使用。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把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按照问题导向来进行解决。总的来讲,我们也在考虑对农业面源污染还是要强化下面七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要强化普查规划,因为我们现在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它的类型、范围以及程度不是非常清楚,我们需要加强基础性的普查工作,来摸清家底,而且通过监测,不断地把握它的动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同时要做好科学规划。我们想,在“十三五”规划当中,要把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我们规划里面的重要研究领域或者重要方向和重点任务来抓,特别是要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跟我们现在正在编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规划很好地衔接起来。

2015-04-14 10:21:29

张桃林:

二是要加强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是两方面,一个是加强全程监管的制度和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农业资源环境管理的体制,强化队伍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形成职能分工比较明晰合理而且工作到位的管理体系,农业面源污染是开放的,而且是跨流域的,是流动性的,所以流域上中下游之间要加强协同。再一个,监管体系建设非常重要,要加强监测,健全监测网络体系,现在有一些监测点,但是相对来讲比较分散,密度也不是非常高,我们想将来是要完善监测方法和手段,另外也要进行一些加密。污染空间的分布包括变异都比较大,还需要加密来解决问题。

三是强化法制建设。特别是针对现在农业面源污染包括整个农业资源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要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包括农产品产地保护还有农业环境保护治理以及生态修复等方方面面的法规制度体系,要加强建设,积极参与推动国家正在做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还有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的制定。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环境违法行为处罚的力度,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

2015-04-14 10:23:33

张桃林:

四是要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首先从农业生产本身来讲,怎么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特别是大力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各类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我们的一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能够得到更好更有效的运用。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组织,比如说对病虫害的防治,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统防统治,防控的专业机构或者组织来实施,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还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力培育第三方农业环境治理,保护产业,建立农业环境考评和奖惩责任追究制度。这是体制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一些相关制度的设计,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以技术补贴,特别是“两型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以及绿色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为核心的一个现代农业补贴制度,包括农业生态补偿制度,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生产资料,还有推行清洁生产模式,尤其是现代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的这些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

2015-04-14 10:27:18

张桃林:

六是强化科技支撑。科技支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技术和生产资料,还有生产模式的研发,这方面现在我们还是比较短缺的。第二方面是加强试验示范,要把现有的技术进行组装、集成、配套,而且选择一些典型的地区进行示范推广,这些地区特别是在我们农业高度集约化的地区,也包括生态脆弱或者敏感的地区,包括水源地的周边,包括国家重大工程,比如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沿线加强这方面的示范。第三方面是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过程机理进行研究。我们现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感觉由于对它的机理研究不透,所以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健全,加强基础研究对我们开发更加适用可行的治理模式也是提供依据和基础。

七是强化科普宣传,要增强全民农业资源环境,包括整个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让公众更多了解、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而且做到主动自觉地参与。

2015-04-14 10:29:1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