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改增加患者负担 仅持续7天便结束

发布时间: 2015-04-07 09:07:53  |  来源: 新京报  |  作者: 安钟汝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医改 项目价格 影像学诊断 病人 病理学诊断 重庆渝中区 调价 试点城市

没有“配套”进行的改革

官员、医生、专家多方问诊重庆医改,认为医保配套改革没跟上是失败原因

尽管沿着医改新方向前行,重庆医改却没能走远。

重庆某区发改委官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试点城市”加快了重庆医改步伐,但遗憾的是,此次医改没有体现2014《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提到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出的新版价格也不合理。

2014年11月,重庆市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市卫计委党委书记、副主任盛娅农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提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加强医保的控费作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

但盛娅农强调了医保控费作用却没能在此次医改中体现。

“调价没有问题,10年来重庆小面都从3元涨到了5元,但调价的同时,医保等配套政策却没变动,调价变成从患者口袋里掏钱。这是此次医改失败的原因。”重庆大坪医院一名医生分析。

李玲也认同这一观点,医改价格略涨没有错,但是作为系统工程的医改需要医保等相关政策综合调整,让老百姓感到压力减轻。“重庆的失误在于只改了价格,医保等系统性工作没跟上。”

李玲以北京医改为例介绍,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北京首先建立了一张人群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截至2013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1354.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160.1万人,新农合参保人员254.4万人。此外,还建立了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形成了包括资助特困人员参保参合、门诊救助、住院救助、生育救助和重大疾病救助等在内的医疗救助体系。

以前述医事服务费为例,北京将这一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医保定额支付每人次40元,看普通门诊,医保患者只需2元,比医改前还低了1元。虽然门诊费用提高,但“医保令患者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分析,这次重庆医改价格制定过高,可能与重庆医保基金缺口较大有关。

以重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为例,2013年,基金收入94.70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7.63亿元,财政补贴75.77亿元(中央财政补贴50.70亿元,地方财政补贴25.07亿元)。基金支出83.02亿元,基金累计结余50.96亿元。

聂日明指出,每年医保基金的征缴收入与支出的缺口高达65.39亿,这部分需要依靠财政补贴。这意味着重庆市财政面临较大的补贴压力。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重庆市地方财政对重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补贴比2012年高出9.6亿元。

“医改涉及人保、财政、卫生、物价各方的利益的博弈。医保基金是否有钱,财政是否愿意更多补贴?假如各方都不愿意妥协,只好从病人手中拿钱了。”聂日明说。

哪个部门说了算

重庆市卫计委和物价局对医改中止的责任相互推诿,4月2日发布会表示“考虑不周”

4月1日下午,西南医院张贴通知:接到卫计委通知,当日起,血液透析相关费用执行原标准。当天下午,重庆市卫计委公布全面恢复《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04年版)》。重庆医改推行7天后,全面中止。

“当时,一位患者正在病床上输液,得知这一消息,兴奋地舞动手臂,差点把针头扯下来。”西南医院一位护士说。

第三人民医院,张炳云的妻子听这一消息,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活下去了。”

4月3日中午,重庆卫计委的车队办公室,司机们坐得满满的。 4月1日以来,没有司机敢迟到早退。“这段时间,领导随时都会被叫到市里开会。”司机张伟和他的同事必须随时待命。

不仅领导去市里开会,重庆卫计委各部门也都会议不断。

重庆市卫计委一位匿名的官员告诉新京报记者,“2014年版价格标准,我们是不同意推行的,从一开始我们就觉得有问题,但物价是坚决要推。”

上述官员还表示,按照计划,两个月前就要执行2014年价格标准,但卫计委和部分相关部门反对,一直延迟到3月25号。

4月3日,新京报记者在重庆卫计委的大楼里遇到重庆市卫计委主任屈谦,对于此次医改,屈谦一字不提。卫计委门口,刚刚开完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大声埋怨,“我们背了黑锅。”

而重庆市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物价局并没有主导权,只是这次医改涉及定价,我们才参与,并且最后只是作为发布部门。这次医改是卫计委主导的。”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在新价格制定、推行前后,重庆市没有召开任何形式的听证会。重庆市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称,“在新价格刚推行的时候,有几家大医院是反对的,都觉得会惹出麻烦。”但医院的反对意见并未阻止医改的进行。

4月2日,重庆市物价局和卫计委的主要负责人在通过重庆本地媒体表示,这次医改“我们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听取公众意见不够广泛,对需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的特殊患者考虑不周。”

医改虽已突然结束,但仍给医院带来不少麻烦。“擦一个棉签、打一次针都要计算差价,退费给病人。你算算,七天时间,我们要擦多少棉签,打多少次针?”渝中区上清寺附近一家医院护士乔菲(化名)熬了两个通宵,才把400多个棉签、4000多根针数明白,把退费算清楚。

□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重庆报道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