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呈现高碳特征 年人均CO2排放达6吨

发布时间: 2015-02-04 09:52:33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魏博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高碳 CO2排放 杜祥琬 低碳变革 绿色低碳发展变革力年会

    2015年1月30日,世界环保(经济与环境)大会“绿色低碳发展变革力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讲话。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焦梦 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魏博)2015年1月30日,世界环保大会“绿色低碳发展变革力年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由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主题为“思想引领低碳变革,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会议探讨了经济转型与发展中的低碳使命,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战略,推动企业进行低碳变革与创新。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作了题为“低碳发展——为了可持续的未来”的演讲。

杜祥琬表示,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具有明显的高碳特点,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均值高出近一倍;年人均CO2排放已达6吨,逼近欧、日水平,并在增长,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则大于10吨,超过一些欧、日国家发展史上的峰值水平。他认为,造成我国高碳发展的主因是高耗能产业太大、太快,加上诸多浪费和不合理需求,高碳并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条不可持续的路径。而低碳发展是以新的增长点,重塑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可通向富裕,可通向现代化。

杜祥琬指出,低碳社会的基础是城乡一个个的低碳“细胞”,培育好这些“细胞”,会带来社会治理、公民素质、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深刻变革,意义重大。“新型城镇化”能否“低碳”,是我国面临的“大考”。他认为,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低碳能源并驾齐驱的“三匹马”。努力提高天然气(含非常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通过低碳发展带来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此外,杜祥琬强调,煤制气不是天然气,不属于低碳能源,不是发展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