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研究制定新"抵消战略" 谋求新不对称军事优势

发布时间: 2015-01-23 12:35:30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方勇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美军装备 空间态势 军事需求 无人攻击机 空间对抗

5.技术驱动的新概念

美军一贯重视利用新技术或已有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武器装备研制、使用、保障模式的革新,甚至催生出新的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美军在该领域的关注重点:一是纳米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断物化出微型智能传感器、纳米机器人、纳米卫星等新装备,将对传统作战样式产生重要影响;二是3D打印技术方兴未艾,已在战车、军舰甚至空间站上得到初步应用,将对武器装备研发、制造、维修保障带来深刻影响,大幅提高应对武器系统复杂性快速增长和军事需求快速变化的能力;三是自主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进一步提升无人地面车辆、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无人装备可能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角,进而催生出“自主战争”概念。

构建“全球监视与打击网”将可能是新“抵消战略”的中心任务

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在其发布的《迈向新的抵消战略——利用美国长期优势恢复美国全球力量投送能力》报告中,提出为落实新“抵消战略”,美国将加快构建“全球监视与打击”网络,充分利用无人作战、隐身空战、水下作战和复杂系统设计与集成等方面美国具有的优势,发展相应装备,形成支撑抵消战略的装备体系,具备全球范围内侦察与打击的超强军事能力。

美军研究制定新“抵消战略”,表明美国正在积极谋求以技术创新形成新的军事优势,将可能带动“改变作战规则”的颠覆性装备技术和发展,甚至引发新的军事技术革命,其动向值得密切跟踪与关注。

美军历史上的两次“抵消战略”

“抵消战略”是美国防部在冷战时期使用的一个特定概念,指美军利用技术优势战胜占有数量优势对手的战略。历史上,美国曾两次对苏联采取“抵消战略”。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常规军事力量方面的急速增长以及不断膨胀的核武库,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现实和心理的双重威胁。艾森豪威尔政府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实施“新面貌战略”。通过优先发展核武器、远程空中投送系统以及主/被动防御措施,“抵消”苏联在常规力量上的数量优势。总体来看,这一战略是有效的,使美国以可承受的成本,对苏联形成威慑。

20世纪70年,针对苏联核武器快速发展和华约欧洲常规力量3倍于北约的现实威胁,时任国防部长哈罗德 布朗和副部长威廉 佩里提出“抵消战略”,发展新的情报监视侦察平台、新型精确制导武器、隐身飞机等先进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在战术系统中的应用。该“抵消战略”的实施,使美军形成以精确制导武器为核心的颠覆性军事能力,拉大了与苏联常规军事能力的技术差距,取得了对苏联常规军事力量的重大优势。

新“抵消战略”的出台背景

一是先进军事技术加速扩散。随着“颠覆性技术和毁灭性武器”从军事强国逐步扩散到各种非正规军事集团及恐怖组织,中、俄等国“军事现代化计划”加快推进,“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趋于成熟,美国的传统军事优势正在削弱。

二是国防预算削减。美国国防预算削减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按照传统战略思路和模式大幅扩充现有作战力量,在经济上难以支撑和维持,迫切需要实施战略创新,以最节约成本的方式形成对潜在对手的威慑。

三是联合作战模式不适应。美军高强度联合作战模式高度依赖前沿基地,规模庞大、灵活性差、补给线长,在面对具有“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作战对手时,易受先发制人的攻击,人员伤亡大、作战成本高,代价难以承受,且难以同时顾及多个战区。

四是战略对手军事能力快速提升。军事对手已深入研究美军装备体系弱点并形成反制能力,中俄正在加快新一代隐身战机、区域侦察监视网络和精确打击武器的研发部署,美军传统的装备技术优势正被对手逐渐追上,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等装备使美军陷于被动应付困局。(方勇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