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贵州省同步小康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 2015-01-20 16:11:58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扶贫办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贵州 扶贫 驻村 干部 同步小康 进村工作 精准扶贫

2014年,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文件精神,贵州省进一步加大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的要求,以县为单位组建了驻村工作队,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了驻村工作组,以村为单位组建了驻村工作小组。其中,县级驻村工作队队长由省直部门单位挂帮联系县(市、区)工作组组长(省直部门单位厅级干部)兼任,驻村工作组长由联乡的县(处)级干部担任,驻村工作小组组长由驻村干部担任。按照一村五人的安排(每个驻村工作小组由3名干部和1名大学毕业生、1名农村知识青年组成)和“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的原则,共从省、市、县、乡四级选派驻村队员55864人(其中,省派驻791人,市州派驻1456人,县、乡派驻53617人),组建11590个驻村工作组,赴全省11590个村(含9000个贫困村)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首次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两个全覆盖。同时,为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管道”作用,贵州省明确了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驻村干部的培训、激励、考核、保障等机制,使得驻村帮扶工作做到了真选实派、真蹲实驻、真帮实干、真脱实富。

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的主要措施

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以来,贵州省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1、领导重视、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明确由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领导、派驻和指导,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扶贫办负责抓好各项驻村工作任务的落实。省市两级按照“领导定点、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县乡两级按照联乡驻村帮户的方式,分期分批、先难后易地开展帮扶工作。目前,39名在职省领导定点帮扶39个重点县和39个重点乡镇,101家省直单位对全省88个县(市、区)进行整体挂钩联系帮扶,实行省直机关单位处长或市县两级选派的县处级干部定点联系贫困乡镇,各级机关派出干部组成驻村工作小组,按照“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科技部门帮产业村”的原则开展驻村帮扶。每个驻村工作小组由3名驻村干部和1名大学毕业生、1名农村知识青年组成,与所驻贫困村村支两委密切配合,全省由此形成了10万余人的强大帮扶力量。

2、建立制度、明确任务。出台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深化“帮县、联乡、驻村”工作实施方案》、《关于组建2014年度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的通知》、《贵州省2014年度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六项行动50项重点任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即“一宣四帮”工作(一宣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四帮指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帮助改善民生,帮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即实施干部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即按照建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制定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项目、建设一个好阵地、完善一套好制度“六个一”目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帮助帮扶村理思路、建班子、找路子,加快脱贫致富、科学发展步伐)、认真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3、加强考核、严格管理。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和单位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建立县乡为主、市(州)负责、省级督导工作机制。如省领导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得少于2个月。其中:到基层蹲点驻村时,安排4—6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到扶贫工作重点县(发展困难县)、定点扶贫乡镇调研不少于4次。工作队员驻村期间与所在工作单位脱离,并保证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0天。

4、树立导向、积极参与。按照“2个80%”的原则,即80%的招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大学毕业生要安排驻村,80%提拔的干部要来自基层一线,把开展驻村帮扶作为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全省形成了干部主动参与、踊跃报名参加驻村工作的良好氛围。

5、强化投入、提供保障。省财政按照每村2万元标准,投入2.318亿元建立驻村帮扶资金;继续在28个县41个乡镇实施集团帮扶项目,安排项目资金20500万元(其中一是按照集团帮扶项目资金分两年下达的原则,继续安排丹寨县兴仁镇等22个乡镇集团帮扶项目资金各500万元,共计11000万元;二是按照集团帮扶项目“实施一个定点扶贫乡镇后,可再拓展帮扶一个乡镇”的基本原则,对威宁等19个县再拓展一个乡镇开展集团帮扶工作,每个乡镇安排项目资金500万元,共计9500万元);对22个非集团帮扶重点县的同步小康工作队,每个队安排50万元的党建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实施驻村帮扶项目。各派驻单位尽力对帮扶村争取资金项目支持。同时,还把驻村干部交通、生活等补助费用纳入部门单位经费预算,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保障。

6、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各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驻村帮扶工作。如黔东南州对全州贫困农户进行个案管理。按照州级干部帮5户、县级干部帮3户、科级干部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的“5321”的形式,从2014年至2018年,用5年时间分年度对全州贫困农户开展手挽手、面对面地结对帮扶。毕节市采取“1+N”方式结对,做到“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一村一帮扶责任单位、一村一帮扶工作队、一户一帮扶责任人”。铜仁市玉屏县结合“干群连心•同步小康”干部驻村活动,开发了民情信息电子管理系统。为全县贫困群众建立了民情电子档案和地图,把原本需要多方查询才能了解的问题,通过网络查看“村民民情电子档案”和“村民居住地图”,就能快速做到家庭情况清、村情信息清、群众困难清,真正做到了“鼠标一点,民情尽显”,让干部为民服务更加精准,成为干部为民服务的好帮手,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7、督促检查、评比表彰。狠抓落实,是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为了加大落实的力度,贵州省进一步加大了督促检查和评比表彰力度,对定点扶贫工作进行了严格考核和认真总结。对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对工作开展滞后、成效不大的,也督促他们寻找原因,抓住主要问题,及时整改,争取后来居上。通过督促检查和评比表彰,形成了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的工作局面,推动定点扶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8、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中,贵州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驻村工作的好经验、驻村干部的好典型,为驻村工作营造良好的声势和氛围。当前,贵州省正在广大驻村干部中掀起了向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中因公殉职的黔东南州丹寨县排调镇雄虎村驻村干部杨林、梁进冬、马定毅、龙文同志学习热潮,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做好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的各项工作。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