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张术存
10个兵的“大官” 400元撬动激情
由于张术存好学、好问、负责任,工作1年后,就当上了制粉工序的班长。“班长,手底下有10个兵,这可是我20多年来第一次当‘大官’呀!”回忆当年,张术存有着满满的骄傲,“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为此,张术存不断努力学习着,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车间有任何问题,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工作中必须要认真,一不小心可能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每当设备发生故障维修师傅维修时,张术存就在边上帮忙,借助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工作中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张术存说,“记得有一次,我在操作设备时听见设备有些异响,时有时无,和同班组的其他人员共同探讨了一下,他们认为没什么问题。然而第二天操作这台设备时仍然存在这种异常响声,我对设备进行检查后没有找到问题出在哪里。第三天,终于在自己的努力下发现了问题的源头来自空压机上,然后及时通报了设备部,在设备部高级工程师的系统排查下,压缩机电机联轴器损坏,由于发现及时,杜绝了设备损坏而对公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最后公司对我进行400元的奖励,并通报表扬。400元,相当于我1个月的工资呀!”正是这微不足道的400元,更加激励了张术存对工作的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他说,“这不仅仅是400元的问题,而是公司领导对我细心工作的一种肯定。”
外语盲也能成为“威廉汉姆”
2005年张术存所在的制粉车间有了第一台400型德国进口气流磨。面对满眼的英文、德文,对于时任车间主任的他来说,如何使用好、维护好这台设备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没有更高的学历,没有接受更多的教育,在这种条件下,真的是有些畏惧了。怎么办?语言不通,无法直接交流,无法听清楚德方的工程师在说些什么。”近10年后的今天,张术存仍记得当初的茫然,也记得自己当时所下的决心,“先天不足,要用细心和勤奋来弥补。”
从那以后,德方工程师的身后总有一条小尾巴——那就是张术存,“他们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哪怕是吃饭上厕所我都会瞄一下他们是去休息还是去调试,与他们一起安管件,帮他们抬物品,关注他们调试的每个环节和步骤,一步步地积累,实在不懂的地方先用笔画上、抄下,再找懂英文的人协助翻译,只要有调试人员在现场,我就要在现场。可以说,他们是用动作和手语教会了我。” 张术存自豪地说,“我用最笨的办法解决了最难的问题。三周之后,我已熟练掌握了这个庞然大物,这让德方工程师直竖大拇指。”德方工程师称赞张术存是“中科三环的威廉汉姆”,威廉汉姆是德方一位具有超一流的现场动手能力和设备操作能力的“蓝领”。
创新路上脚步不停 创意不止
2006年开始,公司全面推行流水化作业改进工作,张术存带领车间人员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组织大家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找出本部门的浪费环节,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张术存记得有一次带领车间员工在考虑国产气流磨如何安全入料的问题,其中一位同事不经意间说了一句,“不用人上料最安全”。简单的一句话,让他们找到了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利用天车,采用半自动机械入料,操作者只需要操作开关,避免人与物料的直接接触。安全、方便、快捷。通过流水化改善活动,熔炼、中碎、制粉车间发生了巨大变化,“6年后我们人数下降一半,人均产值却提升一倍”。在创新的路上,张术存没有止步,不断改进,不断创意,不断节约成本是他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