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专家葛能全:原子弹研制撑起民族脊梁

发布时间: 2014-10-15 17:03:43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振红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科技史 专家 葛能全 原子弹 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升起的蘑菇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王振红)两弹一星,是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标志性事件,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被誉为两弹一星精神得以广泛传承。10月15日,“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史知识竞赛第二场专题报告会在京举行。76岁高龄的科技史专家葛能全作了题为《原子弹与脊梁——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的纪念与感想》的专题报告。

葛能全在专题报告中,从全球的视野介绍了原子弹的发展历程,以大量史实资料,着重讲述了在内忧外患的恶劣环境下,中国艰苦卓绝的原子弹研发工作和参研科学家背后的辛酸故事,突出反映了原子弹和民族脊梁、国家主权的深刻关联,鲜活展现了参与原子弹研制的中国科学家敢于担当、以身许国、无怨无悔,以吃苦为荣,以牺牲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早日实现强国梦的崇高精神。

在报告会上,葛能全介绍了原子弹初试进程表:1939年1月发现原子核裂变现象,同年4年,实验室证明核裂变可以产生链式反应,1942年12月,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在芝加哥大学的网球场的看台上面建成,在地球上第一次实现了自持链式反应。这个反应堆的堆目是很小的,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的核材料就是在这儿出来的。1945年7月15号,第一个原子装置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沙漠试爆成功,这是原子弹第一个实验成功。1945年8月6日,第一颗代号叫“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在日本广岛,这个原子弹当量并不大,12500吨TNT当量,大约30万人口的广岛市当天死亡8万多人,后来的精确统计,10万3770人,有名有姓,这个名单就埋在广岛和平公园墓地下,这个墓碑上写的是安息吧,但愿这种错误不再重复。1945年8月9号又一颗代号叫“胖子”的原子弹投在日本长崎,当量比第一颗大,27万人口的长崎当天死亡人数就达7万人,五年后的统计数字超过10万人。“原子弹时代的到来是几十万人的生命换来的。”葛能全说。

葛能全介绍说,1964年10月16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TNT当量是2.2万吨,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第一次核试验的核材料是钚,中国的核材料是铀,原子弹起爆两种方式,一种是枪法,一种是内爆法,枪法是技术含量比较低,比较粗糙,其他几个国家第一次爆炸原子弹都是采取枪法,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起爆是内爆法,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发现了钚材料并且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他是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主席,中国原子弹爆炸以后他给美国当局写了一份完整的报告,认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用的铀材料,起爆是内爆法,不可想象。”

报告特别指出,在原子弹研制的关键时刻,中国科学院人敢于担当,抽调四分之一的精锐力量,承担极为尖端、关键的攻关任务,仅1961年承担与原子弹有关的攻关任务就有83项、222个研究课题。

葛能全用邓小平同志1988年10月24日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讲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中科院副秘书长、院史知识竞赛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组织委员会主任谭铁牛,部分主流媒体代表、资深科技史专家、中科院相关部门和单位代表以及公开征集的网友代表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副局长,院史知识竞赛组织委员会委员、组织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彦主持。

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史知识竞赛10月11日在京启动。知识竞赛包含多项线上、线下活动。线上活动主要包括10月16日至22日进行的网络竞赛,线下活动主要包括启动仪式、三场专题报告会、决赛暨颁奖典礼。此次活动旨在吸引海内外各界特别是关心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的科技教育界人士,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和参与网上答题等活动,从世界、全国和全院的系列维度,全方面、立体式“透视”中科院的发展历程、成就贡献、战略部署,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实施,喜迎建院65周年。

中科院院史知识竞赛启动 中国科学院人的历史担当

科技史专家葛能全:原子弹与脊梁[实录]

返回顶部